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青海新闻 >> 正文
 
青海未来五年将有53万牧民彻底告别逐水草而居的历史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1年03月11日 双击滚屏
     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 (记者 马勇)三江源、青海湖、祁连山……,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在我国生态环境中具有突出战略地位,为了减轻环境承载压力,肩负起关乎全局的生态重责,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委书记强卫表示,未来五年,青海将大力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将有53万牧民彻底告别逐水草而居的历史。

    “ 说到青海未来的发展,就不能不提到生态,青海各族儿女尤其是藏族同胞守护着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和‘亚洲水塔’。今后,我们将始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强卫说。

    据统计,目前,青海省已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1处,保护区面积占到全省国土面积的30.2%,森林覆盖率达5.28%。经过“十一五”的努力,青海部分地方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扭转。

    强卫介绍,2008年,国家出台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意见后,青海抓住机遇,大力实施国家支持游牧民定居工程。未来五年,在国家支持下,通过游牧民定居工程青海将有11.2万户、53万牧民彻底告别逐水草而居的历史。

    未来五年,按照“东造、西治、南封、北育”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框架,青海将以源、盆、山、河、路、城为重点,优化生态发展布局。目前,三江源、青海湖流域、祁连山、柴达木四大生态圈雏形已经显现,青海各地正积极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发展生态后续产业,努力解决转产转业农牧民的长远生计问题,构建符合青海实际的生态发展空间网络体系。

    “去年4月,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各界对青海、对玉树给予了极大关怀和帮助。青海在感恩!玉树在感恩!我们将把这种关怀转化为建设新青海、新玉树的强大动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起自身肩负的生态重任!”强卫说。(完)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
上一篇:综合实力要再上“大台阶”
下一篇:乔正孝代表:三江源生态补偿对国家乃至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12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11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重要通知]关于确定2011年青海省中小企业重点工业
[重要通知]省政府发布《青海省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
最新更新
[青海新闻]国家银河培训青海省2012年中小微企业经
[重要通知]第一批青海省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单位名单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13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财经新闻]“双百”行动助力经济发展
[重要通知]关于举办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2012
[青海新闻]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2012年青海省
[重要通知]关于举办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2012
[青海新闻]国家银河培训青海省2012年中小微企业生
[重要通知]关于举办2012年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
[重要通知]关于举办“推动企业改制上市和股权融资
[政策法规]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
[中小局动态]我省组团参加第九届中小企业博览会
[重要通知]“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果洛州中
[时政要闻]“方力钧文献展:走进青海民族大学”活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