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第二届亚太地区高原医学大会在西宁召开。在为期3天的大会中,来自美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瑞士等国家和国内的120余名专家学者,就高原医学这一课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全省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高海拔、低气压、低氧、干燥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人类生存环境,为高原医学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亚太地区高原医学协会主席、青海大学副校长格日力介绍,本次大会旨在为亚太地区从事高原医学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及研究机构搭建一个学术、技术交流的平台。大会期间,来自美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瑞士等国家和国内高原医学、应用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界的知名专家,就“环境、遗传与健康”这一主题,重点讨论高原适应的遗传学机制,就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分子生物学的最新进展、最新方法展开交流。此外,专家学者们将针对高原习俗与适应不良、高原运动保健与探险医疗救助、转化医学与高原病诊断与治疗、中藏药对高原病干预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讨论。
据悉,亚太高原医学大会是代表亚太地区高原医学最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亚太地区高原医学协会成立于2007年,格日力当选首届主席。第二届亚太地区高原医学大会在我省成功召开,既是青海与国际医学界沟通、交流的最高平台,也为世界各地医学专家学者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和共商高原医学领域的新问题、新对策搭建了一个理想平台。(作者:龙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