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这意味着万物复苏,春耕开始。3月17日,恰好是农历二月初二,西宁市海湖新区召开2010年项目建设开(复)工动员大会。记者从会议上了解到,海湖新区将进一步加快新区生态绿化建设,着力打造低碳新区。今年拟实施10个新建项目和23个续建项目,计划完成投资50亿元。
新增道路21条建成桥梁6座
经过三年施工建设,海湖新区三年显形象的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目前,五四西路、海晏路、通海路等12条道路已建成通车,海湖新区已实现新增道路21条,通车里程48公里;新增桥梁8座,建成桥梁6座,四横五纵主体路网结构基本成形。
点、线、面结合形成绿色网
按照生态宜居的发展原则,海湖新区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实施了火烧沟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湟水河河道治理工程、西川湿地公园、通海路100米景观绿带工程等四大环境整治工程和道路绿化工程。充分利用自然景观要素,将湟水河、西川湿地公园、火烧沟、大南山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绿色网。截至目前,环境及河道治理项目初步形成景观效果,新区公共绿地面积达251万平方米,公共绿地率达到24%以上。
太阳能路灯投入使用
海湖新区在建设中一直以建设“绿色节能环保新城区”为目标,严格执行居住建筑65%、公共建筑50%的节能标准,广泛推广以节能降耗为重点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区建筑新型墙材使用率达90%以上。积极推广太阳能在建筑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在新区部分次干道实施了太阳能光伏电源路灯照明工程。目前,文华路、文逸路太阳能路灯已投入使用。同时,实施了青海科技馆光伏发电项目,有效地利用了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
发展低碳交通新区将有自行车专用道
今年,按照省政府提出的关于“在西宁城市圈探索做好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产业发展试点工作”的要求,海湖新区将进一步加快新区生态绿化建设,抓紧落实热电联产项目,确保新区开发建设与配套设施建设同步推进。
同时,海湖新区今年将重点建设新区自行车专用道,大力推进低碳交通。在住宅小区建设中,积极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广泛采用太阳能发电、地泵热源供热、中水回用等技术的应用。在建设施工和城市运行管理中,倡导居住空间的低碳装饰,提倡低碳生活。(作者:花木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