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一体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原则,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公司带动等措施,在沙区发展枸杞产业,助推农民增收。近年来,仅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累计投入资金19594万元,采取发放种苗补贴、种植补贴、配套建设节水设施等方式,扶持枸杞产业发展,枸杞种植面积以每年3-5万亩的规模扩大。截至2010年,全州枸杞种植面积达到22.3万亩种植户4952户,目前已经有15.05万亩枸杞进入采摘期,产值可达7亿元,种植户人均可增收2790元,农民劳务收入可达1.5亿元。
我省沙区有广袤的土地和优良的光热资源,特别是柴达木盆地天然分布有丰富的野生枸杞资源,是枸杞的适生区。2002年起,我省林业部门结合退耕还林工程,有计划地规划发展枸杞基地建设,在柴达木盆地种植枸杞。枸杞耐旱、抗盐碱,适生性强,再加上盆地高原纯净、无污染的种植环境,光热资源丰富,实在是枸杞的最佳种植区。柴达木所产的枸杞果实颗粒饱满、色泽鲜艳、营养成分高,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如今在柴达木盆地枸杞种植已成为当地优先发展的绿色产业。已经建成德令哈、格尔木、诺木洪万亩枸杞基地,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带动了农民增收,实现了治沙、经济效益双赢。充分调动了农牧民群众投身防沙治沙、参与林业产业化发展的积极性,促进了柴达木盆地经济的发展。(作者: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