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西宁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抓手,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加大党员教育管理,努力形成全市各级党组织聚精会神抓基层组织建设的合力,稳步推进了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为积极适应党员就业多样化和分布结构多变的新特点,推进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全市共有46个村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积极推行“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村与机关联建”等共建模式,增强了党组织的覆盖面和带动力。全市农村共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9千余名,培养致富能人入党积极分子3200名,从中发展党员1650名,有2940名党员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班子。特别是,坚持内选、外聘、下派、挂职、兼任、“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多种方式,使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走向了村领导岗位,同时,每村确定了1-2名村党组织书记储备人才,确保村级干部后继有人。全市共组织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43个,总建筑面积达3870平方米,投入资金344万元。深入开展城乡一千个党支部“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累计投入各类资金780多万元,帮助规划和落实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项目140个。
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不断对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进行优化调整。市、区县把社区党务工作者的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普遍采取赴外地考察学习、示范引导和集中培训等办法不断提升社区党组织书记素质。坚持小型、分散、灵活的原则,对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两新”组织以及人户分离的党员采取不同措施进行管理。以创建“五个好”社区党组织为主要内容,广泛开展“一街一品”、“一居一品”创建活动,把文化、教育、卫生、安全、绿化等社区服务工作融入创特色活动中,全市共创建了115个“学习型社区”、“服务型社区”、“人文型社区”、“科普型社区”等各具特色的社区党建品牌。
与此同时,向180家非公企业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225名,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14名,发展新党员39名,帮助建立群团组织49个,建立党组织8个。党组织围绕生产经营和业务工作,深入开展“共产党员示范岗”、“共产党员示范店”、“党员责任区”、“党员献爱心”、“党员一帮一”等主题实践活动。各级党组织共培训村党组织书记931人,参训率达100%;培训村“两委”班子成员6324人,参训率为91%;实地参观农村示范点96个;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讨论会、交流会47场(次)。通过学习培训,广大党员进一步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学到了经验,增强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以村党组织为单位,对农村党员实行党支部联系党小组,党小组联系若干党员,党员联系若干群众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融管理、帮扶、“双带”于一体的党建工作网络体系。对社区党员进行动态管理。结合创建特色社区活动,组织党员设岗定责,在“民主型”、“人文型”、“服务型”、“卫生型”、“科普型”、“双拥型”、“教育型”、“民族团结型”等社区创建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流动党员实行跟踪管理。建立专人联系制度,定期向流动党员传达党组织活动安排,了解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及所需所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先后走访慰问流动党员578人次,发布就业信息2800条,组织流动党员参加就业和实用技术培训216次,有283名返乡党员实现了再就业。(作者:萧柳 杨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