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青海再次站在新征程的起跑线上。而2011中国·青海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的胜利召开,将为青海加快实现“四个发展”再注新力,再添新彩!
盛会召开之际,围绕展会的主题内涵、重要意义、特色亮点等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记者采访了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长、青洽会组委会副主任骆玉林。
谈及“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的主题内涵,骆玉林说,“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攻关阶段。本届“青洽会”确定这样的指导思想和展会主题,主要是为了紧紧抓住国家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的要求,以青海优势资源为依托,利用青洽会这一平台,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区域合作,打造绿色产业,发展绿色经济,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构建具有优势的特色产业,坚持发展支撑、集聚带动、特色引领、协同推进,着力抓好“双百”行动,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新型工业化体系,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有色金属、油气化工、煤化工、装备制造、钢铁、轻工纺织和生物为主的新的十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
骆玉林说,我省地域辽阔,是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富饶的集聚区,“绿色发展”这一主题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当前发展及未来趋势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加快开放融合、把青海发展置身于国家发展战略和世界发展潮流的长远眼光,体现了坚持“四个发展”的坚定信念,也再次表明了我们发展绿色经济的决心和信心。同时,“绿色发展”的主题更加突出了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彰显青海将进一步更好地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升国家级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曹家堡临空综合经济区发展水平,加快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工业、生物制药业、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基地建设,把“绿色”真正铸造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品牌。
谈到“青洽会”的重要意义,骆玉林说,招商引资,扩大开放是青海实现"四个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我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更新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手段,扩大合作领域,会展经济和招商引资工作实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非常效果。“青洽会”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把握省情,抢抓机遇,积极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加大对外开放融合力度,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着力打造的集招商引资、合作发展、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经贸文化活动平台。2000年以来,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委和兄弟省区市的大力支持下,“青洽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一届,规模从小到大,档次从低到高,实力从弱到强,成果从少到丰。在这个不断成长完善发展的过程中,登上青海经济生活的历史舞台,真正成为了青海利用外资的重要桥梁和展示青海与宣传青海的重要窗口,在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青洽会"是青海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着力发展循环经济,在低碳增长、绿色发展的前提下,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具体行动体现。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办好本次节会不仅能够有力地促进我省实现新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且能够进一步展示“自信、开放、创新”的大美青海的崭新面貌。办好本届“青洽会”,对于进一步推进区域经济合作,吸引海内外企业参与西部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优势资源开发,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绿色经济,扩大内外贸易都十分有益。如今,办好“青洽会”已不仅仅是青海对外扩大开放的需要,也是东、中、西部地区的共同愿望。
在介绍展会的新特点新亮点时,骆玉林说,本届“青洽会”较以往主题更突出,内容更丰富,项目更成熟。梳理提出的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盐湖化工、农牧业深加工、新能源、电子材料、纺织、新型建材、生物制药、旅游、基础设施、矿产资源和金融13大类124个项目,总投资1204.66亿元。这批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青海省“十二五”发展规划,符合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具备上游产业基础,能较好地延伸产业链。本届展会在去年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与中央企业的对接,为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搭建了广阔的合作平台。同时,充分发挥工商联、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吸引一批国内知名的民营企业参会参展,并组织专场恳谈会。展会还邀请与青海已经建立对口支援关系的北京、上海、天津、山东、浙江、江苏六省市和对口帮扶的辽宁省组团参会参展,共同探索对口帮扶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的新路子。本届展会还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一流专家,先后举办“十二五”青海工业转型升级与新材料产业发展主题报告会、大美青海引领中国绿色经济电视论坛以及民族文化产业、青海东部城市群发展等专题论坛,进一步提升经济与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丰富内容,提升层次,增强学术和文化氛围。布展方面,按照整体策划,统一布局,分块实施的原则,设置A、B两馆和室外展区,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各展风貌的要求展示。A馆包括序厅、工业、农牧业、服务业和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展,各省区和企业展(包括北京、山东等10个省区市,以及中铁、中铝等9家中央企业展)、省内各地区展等,由实物、模型、图片、文字和声、光、电技术结合,多种方式展示。B馆由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民族文化产业展三部分组成。在城南科技馆还进行商品展示交易,在室外进行汽车、工程机械等展示。同时,还将在展区以热贡艺术、民族服饰、民间剪纸、艺术石雕等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文化、体育等活动,亮相"大美青海"特色形象。(作者: 解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