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月完成临时用地补偿,3个月完成红线内的土地征收工作,6个月完成村民住宅的征用拆迁工作……这个被铁路建设单位称为创造了“青海速度”,比国家重点工程“京沪线”征地拆迁速度还快的工程,就是我省有史以来征地拆迁量最大的工程,首条跨越青藏高原和新疆、甘肃的高速铁路——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青海段工程。
近日,甘青公司管段完成最后7家企业的征地拆迁任务,这标志着经一年多艰苦、细致、耐心的工作,兰新铁路青海段征地拆迁完成阶段性目标,涉及民和、乐都、平安、互助、西宁城北区、大通、门源的450户民房、26家企业及其它的耕地征用全部完毕,全线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征地拆迁速度走在全国铁路建设前列。
新建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工程在我省境内线路长267公里,共涉及3个州、地、市,8个县(区)、25个乡(镇)、122个行政村、2个国有农牧场,76家企事业单位、7000余户村(居)民,涉及人口约3.3万人,共需征用土地2.4万多亩。为切实做好征迁工作,省国土资源部门、沿线各级政府超前谋划,创新举措,主动服务,现场办公,大事快办、特事特办、立说立办,建立起政府负总责、部门共联动的快速、有力、有效的征迁新机制,在我省及全国创造了重大项目建设征迁工作群众上访波动最小的记录。
为提高征迁工作效率,我省一方面把拆迁和安置工作紧密衔接,结合扶贫、农村危房改造等相关帮扶政策,整合项目资源,集中各种资金,建设水、电、路配套,临近公路、交通便利、设施完善的新区,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另一方面,推行“征地一张图”,利用项目勘测定界成果,将征用土地面积、土地补偿资金、附着物补偿资金等资料上图,做到征地图、表、册一一对应,减少了征地中繁琐的现场丈量登记和数据审核工作,有效提升了征地拆迁补偿资金发放的透明度。
与此同时,我省还创造性地将占地面积大、复垦几乎难以实现的制梁场临时用地,确定在将来的站前广场,既节约利用土地,又对全线临时用地的使用起到了示范作用。针对部分地上附着物在补偿标准中未列入或未细化的问题,在认真分析并组织专家进行踏勘论证后,补充制定了两个细化补偿标准,及时解决了征地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了征地工作的顺利推进。(作者:贾明 康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