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青海新闻 >> 正文
 
青海水电实现“绿色开发”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10月28日,青海水电建设的主力军——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河水电公司)董事长李树雷表示,目前,黄河上游水电装机容量已接近800万千瓦。随着拉西瓦等电站的投产发电,到2010年,黄河水电公司水电装机容量将突破1000万千瓦。

  青海水电开发进入黄金期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张博庭在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表示,青海境内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黄河干流河段上,可开发建设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93万千瓦,年发电量近700亿千瓦时。近年来,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和“西电东送”战略的实施,为黄河上游水电的加快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黄河水电公司目前拥有龙羊峡、李家峡、公伯峡、苏只、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等7座大中型水电站,在大通河流域有4座梯级水电站,在建的拉西瓦水电站首批三台发电机组已投产,使公司的装机容量达到800万千瓦,年发电能力超过260亿千瓦时。在建的拉西瓦、班多、积石峡等水电站装机容量349万千瓦,储备水电装机容量333万千瓦,公司将不断加大黄河龙羊峡以上河段水电资源的开发力度,在黄河上游保持“投产一批、建设一批、筹建一批、规划一批”梯次发展的强劲态势,2010年水电装机容量将突破1000万千瓦。”李树雷表示。

  据青海省水利厅规划计划处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青海水电建设已经进入黄金期,下一步青海将加快龙羊峡以上河段水电资源的开发,共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实现人水和谐;在保护生态环境、水源涵养的基础上全力推进黄河流域综合规划工作,共同促进黄河龙羊峡以上梯级电站项目的规划、立项和审批,为青海省水电资源的开发创造条件。

  黄河的输沙量降低了约61%

  10月28日,黄河水电公司在西宁正式发布《1999年至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这是该公司成立以来首次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记者从报告中获悉,黄河上游水电开发10年来,有效地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黄河水电公司副总经理谢小平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随着黄河上游梯级电站水库的相继蓄水,形成了较大的人工湖泊,增加了湿地面积,仅龙青河段已开发电站共增加湿地面积约600平方公里,黄河两岸植被、绿地覆盖面积增加150公顷以上,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由于大型水电站库区的拦沙作用,黄河的输沙量降低了约61%, 保障了黄河两岸地区用水的水质标准,呈现出“天下黄河青海清”的壮丽景观。由于各水库冬季出库水温较建库前水温明显升高,凌汛破坏率从86.08%—100%降低为11.77%—18.23%,凌期平均封河日期推迟、平均开河日期提前、封冻天数缩短。由于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带动了黄河上游旅游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加速。

  鱼类保护成效显著

  据谢小平介绍,为解决流域梯级开发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问题,在苏只电站修建了鱼类繁殖增殖放流站,率先开展了珍稀鱼种的保护工作,已经具备228万尾的繁殖规模。另外积石峡电站的鱼类繁殖增殖放流站也正在建设中。

  “青海省地处高原,水体冷凉,饵料生物贫乏,使得鱼类生长普遍缓慢,性成熟年龄晚,产卵量低,决定其种群再生能力相对脆弱,一旦其种群数量遭到破坏而急剧下降,种群短期很难恢复起来。近年来由于气候变迁和人为活动的影响,阻隔了鱼类原有洄游通道,阻碍了上下游鱼类种质交流,库区水深、流速等水文情况的变化造成了原有水生环境的改变甚至消失,致使黄河裸裂尻鱼、花斑裸鲤等青海省黄河鱼类区系组成发生变化,使黄河流域的土著鱼类栖息、索饵和繁殖的场所遭到破坏和改变,鱼类资源急剧减少,人工保护很有必要且迫在眉睫。而科学合理的水电开发,不仅为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机遇,而且还可以为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供急需的资金支持。”张博庭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

  据青海省环保厅副厅长张蓝青介绍,在苏只电站、积石峡电站建设的黄河鱼类增殖站,是黄河上游唯一的专门从事黄河土著经济鱼类增殖放流工作的机构,为尽快恢复黄河土著经济鱼类资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黄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黄河干流在青海境内长度为1959千米,干支流总流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黄河上游青海段分布的鱼类有35种,其中土著鱼类22种,外来种13种。近几年,青海省在黄河上游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黄河流域及其扎陵湖、鄂陵湖实行封湖育鱼,开展了黄河上游水电站工程建设对水生生物环境影响监测与评价,进行了黄河上游水电工程鱼类增殖站的运行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小嘴湟鱼、花斑裸鲤人工驯养和繁殖成功,在青海省尚属首次,这对开展黄河鱼类增殖放流工作,补充和恢复黄河天然水域鱼类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张蓝青表示。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出台 工程建设领域套上“紧箍”
下一篇:青海湖北岸崛起独具民族特色的旅游新镇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重要通知]省经委关于开展2009年青海省银河培训的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经济动态]南中国天然气荒真相调查:市场传石油巨
[经济动态]电价调整进入读秒 新能源再受扶持
[政策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
[政策文件]关于印发《青海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
[政策文件]关于金融企业涉农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损
[政策文件]关于选聘科技专家参与科技型中小企业项
[经济动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经济复苏需综合判断
[经济动态]两岸相互开放金融市场进入“倒计时”
[经济动态]家电下乡14家中标企业销售业绩为零
[经济动态]天然气批发价平均每吨涨幅超500元
[经济动态]国家高速路网将统一编号重新命名
[经济动态]央视广告招标总额首次突破百亿元
[经济动态]温家宝表示不赞成“两国集团”提法
[经济动态]晒晒咱的钱袋子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