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是玉树大地震发生整5个月的日子,作为玉树抗震救灾斗争的亲历者,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来到青海民族大学,给来自全省各高校的师生代表作了题为《玉树不倒 青海常青》的玉树抗震救灾形势报告,与全省广大高校师生共同回顾玉树抗震救灾的光辉历程,共同思考玉树抗震救灾的重大启示,共同展望社会主义新玉树的美好明天,报告引起全省高校师生的强烈共鸣和热烈反响。
现场之外,还有许多人用不同的形式聆听了这一催人奋进的报告,他们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自己对这场报告的理解。周莉和许年佳是城西区兴海路街道办事处中华巷社区的见习大学生,她们有一本共同的粘贴本,地震后,每一篇来自玉树的报道,她们都精心地剪贴下来。“我刚毕业,强卫书记的讲话我还打印出来了呢。”周莉说,报告中,强卫书记深情寄语全省高校学生,积极投身时代的洪流和伟大的实践,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继承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勇敢地面对困难,无畏地担当人生,做无愧于良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的有为青年。在周莉和许年佳看来,她们所承担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服务于居民,为居民做好事、办实事。
“强卫书记的报告是在青海民族大学作的,但听众不光是大学生。报告让我们倍感振奋。”中华巷社区居民蔡忠荣说,当时他从电视上收看强卫书记作报告,报告感人肺腑、催人奋进,他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强卫书记对学生提出的希望,需要用实际行动来回答,而作为社区的居民,蔡忠荣有着自己的想法,他是社区“邻里守望队”的成员,每一次只要“邻里守望队”有事,他肯定要到场。他说听了报告之后,就要把伟大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融入到生活中,要支持社区工作,用自己的行动帮助身边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雷发梅是辖区的一位居民,“我没有多少文化,但听强卫书记报告的内容,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深深感动了我。”雷发梅说,她不是党员,但是听到这一令人振奋的报告,她有了一个想法——入党。雷发梅说,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战胜了地震灾难,只要我们团结一心,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
“在生与死的考验下,在大难国殇面前,每一个中国人的身上都闪耀着熠熠生辉的精神品质……我们把这一切,概括成十六个字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这就是: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这是强卫书记在报告中一段催人奋进的话,老党员黄才郎吉能完整地背下来。“人不能活在悲痛中,我们对玉树的重建、对玉树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充满信心。”黄才郎吉坚定地说。(作者:李月娟 莫红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