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记者在省职业介绍中心看到,大厅两侧的墙上贴着各类密密麻麻的招工信息,与用人单位“求贤若渴”的局面形成对比的是,职介大厅内空空荡荡,求职者寥寥无几。招聘者急迫,求职者淡定。面对2011年,我省企业用工需求实际情况到底如何?难在何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22日走进了省、市职业介绍中心。
三类工种缺口最大
“1400元、包吃包住还招不到服务员。”“2000多元都招不到熟练的操作工……”这样的抱怨正频繁出现在企业老板的闲谈中。记者从省、市两家职业介绍中心了解到,今年企业用工量比去年要多,目前我省主要缺工行业有四大类:制造业、食品加工业、餐饮服务业、家政服务业。紧缺工种是操作工、服务员、保姆。
省职业介绍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招工难的出现,除跟我省本身人口不多有关外,最大的原因是: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其自身技能不能适应企业需求。经济转型,企业用工形势同样也在转型,劳动者技能素质不能适应工业化加速发展的需求,从而形成了结构性矛盾,这就迫切需要加大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
据市职业介绍中心负责人朱治平介绍,我市乃至全省现在人才市场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餐饮服务业长期缺少服务员,因为这个行业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低、用工非法现象较多(不缴纳社会保险),导致人员流动性较大,所以企业更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留人先留心。
工资已不是唯一“法宝”
记者了解到,目前,工资已不再是人们眼睛紧盯的唯一指标。一位大通县斜沟乡的姑娘告诉记者,他们乡有30多个女孩长年在河北某家工厂打工,自己的4个姐妹也在这家工厂,开始她们是冲着工资高去的,后来当这家工厂的工资与西宁一些企业的工资差不多时,能让她们继续留在那里的最大原因就是企业的关怀,她们的住宿条件从10人一间变成现在的6人一间,宿舍内电视、电扇一应俱全,企业管理者对她们的生活也十分关心,这让她们对企业有了“家”的感觉。
省职业介绍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当现在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新生代劳动力逐渐成为主体时,他们对就业环境、工资待遇和发展空间都有了更多要求,对条件差的企业敢于“用脚投票”。这样,我省一些缺乏良好就业氛围的企业就很难招到人、留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