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记者从省建设部门获悉,“十二五”期间,我省建设部门将着眼全省实际,力争在规划时间内分四步走,让所有低收入住房户实现“应保尽保”。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逐步形成1个中心城市、2个次中心城市、5个一般城市、32个重点城镇、66个一般城镇以及其他38个建制镇组成的城镇体系;加快撤县建市步伐,推动大通、乐都、同仁、贵德、玉树设市建设,重点打造东部城市群全省城乡一体化重点发展区、柴达木城市带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玉树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地区。
●到2015年,城镇住宅与房地产业累计完成投资750亿元以上,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1平方米以上,比“十一五”增加5.3平方米。全面建立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解决约30万户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对低于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城镇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
●到2015年,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约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0%,村镇规划编制覆盖率达到100%,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50%,用电覆盖率达到100%,人均住房面积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且不低于30平方米。实现道路村村通,确保所有村庄饮水安全,并完善教育、医疗、商业、金融、通讯、网络、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
●加快城市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到201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0%,全省城镇新建建筑实现节能60%。(作者: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