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1年01月27日 双击滚屏 |
人民网西宁1月26日电 从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十一五”时期,青海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文化“进村入户”工程、农牧家书屋工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全面推进,使文化民生的步伐不断加快。
据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厅长曹萍介绍,“十一五”期间,青海省文化新闻出版系统基础建设总投入资金11.108亿元,是“十五”时期投入的17倍。乡镇综合文化站工程总投资1.362亿元,建成140个文化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初步建成了覆盖全省的1184个服务器网点。文化“进村入户”工程总投入4350万元,为全省1454个村级文化室、623个业余剧团、曲艺队(社)配发了图书、乐器、服装等文化娱乐设备器材。
“送书下乡”工程向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配发图书35万册,总价值达309万元。农牧家书屋工程总投入6100万元,建成书屋3050家。文化进社区工程总投资1730万元,实现西宁市社区全覆盖。流动舞台演出车配发工程向全省基层艺术表演团体配发14辆流动舞台演出车。“文化基础设施装备”工程总投入1920万元,为省、州、县三级文化馆配备了内部设施、设备。
据介绍,为使文化发展的成果惠及青海省各族人民群众,五年来,青海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抓手和支点,极大地改变了基层文化阵地薄弱、文化设施匮乏、群众文化生活单调的局面。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指导和推动公益性文化单位以管理求效益、以创新求发展,努力提高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了龙头带动作用。(陈沸宇、朵金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