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0年12月08日 双击滚屏 |
新华社西宁12月7日专电(记者何伟)青海省考古人员在位于柴达木盆地的茶卡盐湖首次发现青铜时代遗址,专家认为这为研究3000余年前人类如何利用盐和盐湖提供了珍贵史料。 考古人员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的莫哈特遗址,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塔拉村的一处坡地上
,东西宽500米,南北长900米,面积约45000平方米。这里隶属于柴达木盆地著名的四大盐湖中开发历史最悠久的茶卡盐湖。 考古人员发现,遗址地势高低不平,被沙石淤泥覆盖,雨水冲刷处有厚度为0.1米至0.5米的文化层,地面暴露出砂质线纹红陶小口瓶残片、砂质红陶钵口陶片、夹砂灰陶弦纹花边口罐陶片、夹砂灰陶绳纹附加堆纹灌口等,其特点是时代早、数量多、种类杂,很具研究价值。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贾鸿键说,该遗址是首次在青海省茶卡盐湖发现的青铜时代的代表性遗存,这一发现证明了在3000余年前,茶卡地区就有人类居住和活动,为研究当时人类如何利用盐和盐湖提供了珍贵史料,也为青海省海西地区的史前考古学增添了新的资料。 据了解,目前,莫哈特遗址正在参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百大新发现。(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