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树是一个地区地域特点和人文特色的象征,也是对外宣传的一张特殊“名片”。通过“省树”评选,为我省生态建设竖起一个标杆,对唤起全社会形成爱林、护林、植绿的生态文明理念,保护好现有的森林植被,进一步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促进我省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青藏高原森林植被是江河的生态屏障、生态源和生命源,发挥着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维护江河安澜畅流、构建全国生态安全不可缺少的环节。由于我省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海拔2200米至4500米之间,地理位置特殊,森林物种稀有,生态系统脆弱,约有99%的地块属于生态地位重要和生态环境脆弱急需治理和严格保护的地区,一旦遭到破坏,便很难逆转和恢复,即是在人工条件下恢复也是十分困难。
如何加快森林资源数量的快速增长和稳步提高森林质量,达到保护森林、恢复森林、发展森林的目标,是加快林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生态文明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目前,我省森林植物大部分属于北温带成分,青海云杉、紫果云杉、川西云杉、鳞皮冷杉、祁连圆柏等针叶树种几乎为我国特有种属。还分布着青杨、白榆、油松、小叶杨(青海杨)、金(银)露梅、青海杜鹃、紫丁香、中国沙棘等青海乡土树种。
1999年,青海省林学会提出了评选“省树”的提议。经过两年多时间的酝酿和筹备,去年底全省“省树”评选正式在全省发起。今年4月,青海省省树评选活动办公室召开办公会议,由省绿化委员会、省林业厅、省通信管理局、青海日报社和省林学会联合组织开展省树评选活动。并制定出了省树评选工作方案、提出省树评选条件,评选办法,评选程序、奖励办法和时间表。7月19日,青海省省树评选活动领导小组、省树评选活动办公室在西宁召开第一次新闻发布会,标志着我省“省树”评选工作正式进入大众评选阶段。同时,通过青海日报、西海都市报、手机短信、青海新闻网和青海林业信息网等媒体向全社会公布候选省树名称、生物学特性、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历史文化内涵,生态形象。
开展省树评选活动,为我省生态建设竖起一个标杆,是进一步推进我省“生态立省”战略实施,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既有利于提升“大美青海”的内涵,彰显青海森林生态文化特色,又有利于提高全省各族人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激发全民爱林、植树、绿化家园的热情,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面推进我省绿色发展。 (罗连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