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0月24日召开的西宁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获悉,今后五年,西宁市把壮大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中之重,将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激活产业发展活力,实现政府财力和人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据了解,针对西宁的地域特征、资源禀赋和产业特征,围绕加快推进“四个发展”、把西宁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生活之城、幸福之城这一宏伟蓝图,西宁市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按照在全省率先建成现代工业集聚中心的目标,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集中力量协调解决开发区发展中的土地资源、规划调整等问题,切实发挥好园区经济对西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加快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的新兴产业和以高原动植物资源精深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延伸发展有色金属、化工、藏毯、绒纺等传统产业,积极培育先进制造业,加快创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构建特色产业集群。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促进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拓展。继续做大做强县域工业园,提升发展水平,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今后五年,力争完成工业投资15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70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
在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按照在全省率先建成现代服务业引领中心的目标,继续推进“服务业活市”战略,抓住西宁被国家列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机遇,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进一步推介“大美青海、夏都西宁”品牌,加强旅游景点、酒店宾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努力形成比较完善的旅游综合产业体系,力争旅游人数年均增长10%、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20%。抓住环湖赛开幕式在西宁举办以及青海·西宁青年电影展等契机,强力推介夏都西宁和海湖新区,进一步集聚人气,全方位展示西宁独特风貌和新形象。不断完善会展业配套设施条件,积极打造“青藏高原会展中心城市”、“中国夏季会展之都”,努力把西宁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高原旅游名城。突出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加大传统服务业改造整合力度,规范提升专业市场,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大力发展信息、文化、创意等新型产业。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做好对居民消费的服务,加强对文化、体育等消费热点的引导,不断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作者:韩易桦 晓姝)
function doZoom(size){
document.getElementById('zoom').style.fontSize=size+'pt'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