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青海省委、省政府采取一系列关注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政策措施,城镇居民收入保持了稳定增长,消费意愿增强。
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2010年,青海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13854.9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6%。为近年来最高增幅。
其中,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保持稳步增长。2010年人均工资性收入10061.58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71%;转移性收入4401.37元,同比增长12.06%。其主要原因:一是受上年机关、事业单位在岗职工的增资和增加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翘尾因素以及2010年年初企业增加离退休人员离退休金的影响;二是2010年省政府出台政策,提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和增加取暖费。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居民家庭总收入的比重达93.4%,是居民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产性收入大幅增长。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青海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金融市场稳定,企业效益好转,居民投资理财意识增强。利息、股息与红利出租房屋收入增加,2010年青海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73.90元,同比增长61.71%。经营净收入增幅比上年同期高出3.22个百分点。随着政府鼓励自主创业,发放小额贷款范围扩大及额度提高和自谋职业就业优惠政策逐步显现。2010年青海城镇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943.9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98%。
消费性支出增幅超过可支配收入增幅0.26个百分点。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的战略部署,我省出台了一系列启动内需,扩大消费的政策,特别是在拉动居民消费方面,如提高社保对象的待遇水平,增加城镇低保户补助等。由于收入增加,居民消费的欲望增强,加之我省消费品市场供给日益丰富,城镇居民的消费视野也越来越宽,使得我省城镇居民家庭八大类消费性支出呈全面上升趋势。2010年人均消费性支出为9613.79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42%,超过可支配收入增幅0.26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644.01元、居住支出923.52元、交通和通信支出1116.56元、衣着支出1185.56元,增幅均超过两位数,增幅分别为27.45%、16.83%、14.41%和13.62%;食品支出为3784.81元、医疗保健为718.78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908.07元和其他商品和服务332.49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6.65%、2.48%、2.11%和0.19%。
本报讯 来自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的信息,据全省15个县600户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10年青海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62.68元,比上年增长15.44%,为近年来最高增幅。
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2010年,农牧民工资性收入人均1295.26元,增长10.86%,增幅提高1.39个百分点,拉动全年纯收入增长3.79个百分点。农牧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主要是农民工最低工资标准和日工资水平提高所致。
家庭经营纯收入大幅增长。2010年,农牧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1991.71元,增长16.39%,增幅提高12.12个百分点,拉动全年纯收入增长8.38个百分点。农牧民家庭经营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是洋芋、蔬菜和虫草等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大幅度提高的拉动。
财产性收入平稳增长。2010年,农牧民财产性收入人均76.64元,增长10.08%,增幅提高24.88个百分点,拉动全年纯收入增长0.22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增长主要是租金和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增加所致。
转移性收入持续增长。2010年,农牧民转移性收入人均499.07元,增长25.75%,增幅回落20.71个百分点,拉动全年纯收入增长3.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