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大草沟长满荒草的30亩地,靠土地为生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川口镇南庄子村的马老汉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说:“这就是村干部们花了近两百万元整理出来的地。”
9月2日,在南庄子村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大草沟。只见大草沟中间填起了一大块平地,但这块平地上长满了荒草,周围被推土机等大型机械推挖的痕迹清晰可见。
村民马老汉说,这片平地约有三十亩,是南庄子村委会花了将近两百万元整理的土地。他说,这片土地整理出来后,从来就没人种过。事后,村民从各方打听得知,这片土地以6000元承包给了一位村民。马老汉说:“花两百万整理出这么一块地,而且种不成。”
村民马振福在南庄子村当了13年的社长。他说,大草沟土地整理项目开始前,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没给他们任何通知,也没开村民大会。大草沟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开工后,他们只是作为打工者参加,对工程的投资等具体情况一概不知。由于资金短缺,工程施工到一半就停了,整理出来的土地只有30.8亩。他说,由于南庄子村人多地少,他们当时就建议将这些地分给村民们,但村党支部书记不同意。最后以一亩地每年20元的承包费,将这片地承包给了一名村民(签了10年的合同)。“花了近两百万的工程,换来的效益只有6000元。”
对此,南庄子村党支部书记冶振英说,由于大草沟坡度很大,下暴雨时容易发洪水。而大草沟的出口上有负责民和县5万亩土地灌溉的东垣渠经过,要是大草沟发洪水,东垣渠就很容易遭破坏。为了防洪,民和县水利部门在大草沟修了一道防洪坝,可修的坝体很窄,不牢固,民和县相关部门也没钱加固。
当时,冶振英领着村干部到相关部门以整理土地的名义争取项目,争取到了250万元项目资金。项目资金争取到以后,并不是去整理土地,而是填埋大草沟,修建防洪坝。他说,在支配这些项目资金及项目实施时,村里只是做配合工作,主要是由民和县水利部门和川口镇政府负责的。项目实施到一半时,相关部门见项目的实施与规划中的相去甚远,就把工程停了。此时,他们已在大草沟里填进去了180万元。冶振英说:“我们实施的不是土地整理项目,要是土地整理的话,就会选择其他地方,何必要去填大草沟呢?村民们不知情才胡说的,我也没必要向村民详细地解释。”
随后,记者来到了民和县水务局。水务局陈局长说,别说是他们参与了大草沟的项目实施,他就连这个项目是干什么的,什么时候实施的都不知道。他还说,大草沟面积也不大,近年来也从没发过洪水。
民和县司法局的马局长(大草沟整治项目实施时任川口镇镇长)说,大草沟项目是一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当时,南庄子村给川口镇上报了项目实施的规划,要把大草沟填成与大垣和小垣(大草沟两边的台子名)一样高,重新在大草沟整理出一千多亩土地。川口镇政府相关人员研究后,认为是可行的,便同意让他们实施。
就这样,南庄子村委会的干部们以南庄子村的名义,从银行借贷了二百多万,开始在大草沟整理土地。由于事先对这个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不足,实施了一阵后,没实施下去。马局长还说,项目实施时,都是由南庄子村委会负责的,这笔贷款也应该由南庄子村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