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阵阵冷风沿湟水河谷地吹过,高原冬意愈浓。日前,接受上级考核的青海某预备役旅将部队拉到野外生疏地域,完成了一次带战术背景的动态考评,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全面检验了部队战斗力水平。
上午9时,随着考核组的第一份作战命令下达,部队很快进入“战时”状态,各项指令迅速下达。指挥员研判情况,选择行军路线,应考的旅机关、通信、医疗、警卫等分队按命令指示,快速反应,实施机动。
“上级通报,数架‘敌’机正向你飞来”,“前方路段发现不明黄色烟雾。”行军途中,各种“敌”情纷至沓来。“车队拉大距离,注意隐蔽……”“加大车速,快速通过!”部队一会隐蔽伪装防敌侦察,一会选择迂回路线避敌阻挠,一路上危机四伏,但指挥员沉着冷静,机智应变,果断处置。
部队刚到达预定地域,考核组立即发出“敌”情通报。电台遭“敌”大功率干扰,联络中断。营长乔明雷迅速指挥各台采取启用备用频率、更换呼号等手段,进行应对,同时,征用的海事卫星车立即工作,通过卫星电话上情下达。
笔者在考核现场看到,指挥所开设、野战救护、宿营、野炊等考核课目同时进行。通信分队迅速在指挥所与宿营地之间开设有线、无线通信网络,野外宿营地,一顶顶迷彩帐蓬瞬间搭起,四菜一汤的野外伙食保障紧张有序进行。
“主任同志,敌向我投送反动传单,少数官兵出现厌战和恐惧心理。”考核组走进政工组下达“敌”情通报。“加强思想教育,收缴反动传单,开展心理调适、安抚……”政工组迅速判断情况,定下处置决心,分工展开工作。
该旅旅长王宝平说:“在战术背景下以演练的方式进行考核,不但检验指挥员的技能、谋略和临机应变能力,更是对机关干部整体素质的磨炼,对提高部队战斗力有很大促进,这种考核值得推广。”(作者:薛振江 李仁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