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初春的高原乍暖还寒,但门源回族自治县北山乡北山根村的劳务输出带头人侯永来已经带着120名乡亲,赴海西州修路挣钱。像侯永来一样,该乡28名致富能人带动全乡近千名群众外出务工,每年带回来300万元收入。
近年来,北山乡引导一大批有知识、头脑灵活、矢志创业的农民大胆从土地中走出去,投身到第二三产业中,开拓了一条增收的渠道。这批能人在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沟通供求信息、促进农畜产品流通、实现农牧业集约化经营和转移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带动作用,促进了该乡经济社会发展。上金巴村劳务带头人,每年带出去30多名劳动力,每人每年带回来近万元的收入,该村劳务带头人韦成珠,每年带领本乡的百名群众,在新疆等地承包修路工程,每人每年带回来1万余元的收入。沙沟梁村农民杨彪,在西宁承包宾馆,安置本乡青年30多名,每人每年有8000元收入等等。
为了发挥致富能人的带动作用,该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相互交流学习等办法,及时总结各个领域致富能人发挥效益的经验,不断提高致富能人适应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指导能人组建各类公司、协会、合作社推动专业合作经纪组织的发展。沙沟梁村张国元,投入资金80万元,在县城建起了彩瓦场,可以吸纳50名工人,大泉村农民杨朝元投资453万元,在县城建起了洁具公司,可吸纳60名工人,沙沟梁村农民杨彪成立土地集约化经营合作社,集约土地2000多亩,大泉村农民周宽成办起了养殖场等等。通过这些致富能人的带动,实现了“一户能人带一林”、“多户能人带一乡”的目标,充分显示了致富能人在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拉动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牧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作者:王志庆 范文举 孔庆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