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把农业信息化建设作为服务“三农”的重要手段,加大投资,加快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功能为农民架起连接市场的致富桥梁。
刘占胜是古鄯镇小有名气的亚麻经纪人,也是农村信息示范点的一名信息员,他以“协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与总堡、隆治等乡镇农户合作发展亚麻种植基地,2009年签订种植协议2600多户,种植面积达5400多亩。为了给亚麻找个好“婆家”,刘占胜利用县农牧业信息平台,通过网络查找种植技术以及市场信息,并积极在网上发布亚麻供销信息,当年收购的2160多吨亚麻茎秆全部销往甘肃武威等地。今年他与2700户亚麻种植户签订了种植收购协议。
农牧业信息平台的建立,为隆治乡旱砂西瓜的发展也发挥了积极作用。隆治乡种植的旱砂西瓜皮薄、籽少、含糖量高等特点,但地处偏远,又无西瓜经济人,很少有人问津,销售难问题十分突出。2007年,县农业信息中心在中国农业信息网、民和农牧业信息网上发布了供求信息,从多角度介绍该县旱砂西瓜特色后,吸引了一大批宁夏、甘肃以及本省的平安、西宁等地客商前来采购,当年销售量达60万公斤。有了销路,农民种瓜的积极性也高了,2009年,隆治乡扩种面积达到1600亩,当年纯收入达283.15万元。今年种植面积达3000亩,价格基本稳定在0.6元/公斤左右,真正促进了增产增收。
据了解,目前,全县已成立一个农业信息中心,先后开通了民和县农牧业信息网站、创办了《民和农牧业信息双周刊》、开设《农广天地》县级电视专题栏目、与青海移动公司和青海新华分社合作开通了农信通手机短信服务项目。同时,在县城建成1个信息服务大厅,配备了20名农技专家现场指导,并安装触摸屏系统,为农民提供农业信息的及时查询。川口、古鄯、硖门、隆治、马场垣、官亭等乡镇分别建立了1-3个村级信息服务站,农民可以坐在家里看市场、找商机。另外,信息员队伍也不断得到发展壮大,已经过培训认证的农村信息员达28余人,覆盖全县22乡镇和33个涉农单位。(作者:石延寿 王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