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青海新闻 >> 正文
 
青海省委省政府《关于夯实发展基础 促进农牧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意见》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中共青海省委 青海省人民政府

关于夯实发展基础 促进农牧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意见

(二0一0年二月十三日)

  青海新闻网讯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给农牧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因素,面对农产品市场波动的不利影响,全省上下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促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决策部署,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健康较快发展的好势头。农牧业生产实现了连续第三个丰收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9.3%,农牧业增加值增长5%;特色农牧业加快发展,农畜产品区域化、基地化、产业化生产初具规模;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牧区综合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牧区体制机制创新有新突破;农牧区社会保险、教育、卫生等事业进一步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迈出新步伐;农牧区基层组织进一步巩固,农牧区社会和谐稳定,为全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我省农牧业已进入加快发展、提升水平,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保持农牧民收入较快增长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实现农牧业经济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压力越来越大。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防止忽视懈怠倾向,继续保持合力推动“三农”工作的生动局面,继续保持农牧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和省委“四个发展”的基本要求,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不断开创全省农村牧区改革发展新局面。

  2010年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省第十一届三次人代会和全省农村牧区改革发展现场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具有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的现代农牧业为方向,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转变发展方式为关键,大力调整农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牧区改革,大力改善民生,协调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确保农牧业持续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农牧区和谐稳定。

  主要预期目标是:确保主要农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确保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9%以上,农牧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减少贫困人口18万。

  一、建设高原特色青海特点现代农牧业,促进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

  1、大力推动特色主导产业集聚发展。以优化结构、扩大规模、打造绿色品牌为重点,促进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加快建设10大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认真实施河湟地区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建设规划,实施百里万棚蔬菜、百里万亩薄皮核挑、百里万头奶牛、百里万头仔猪工程,全力打造特色农牧业产业带。继续抓好“一村一品”特色基地建设,建设一批特色专业村,特色作物种植比重达到80%。5年内建成全国重要的油菜和马铃薯制种基地。认真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大幅提高肉、菜、蛋、奶等农产品的供给率和保障水平。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基础上,大力优化品种结构,着力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

  2、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大对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重点在提高带动能力、原材料收购、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品牌培育等环节加大扶持。工业项目贷款贴息、技术创新资金和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要向农产品加工企业适当倾斜。鼓励重点龙头企业重组整合,联合发展,扩大规模。省财政支农资金继续择优扶持10家左右重点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建立农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与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各类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积极上市。抓好品牌建设,制定出台《农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意见》,突出打好“高原绿色”牌,提高市场竞争力。

  3、着力提高农牧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提高农牧民的组织化程度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一项关键措施。

  通过大力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加大对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力度,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引导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向规范化、实体化方向发展,创建各类产业。各级政府扶持的贷款担保公司要把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纳入服务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合作社兴办农村资金互助社。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

  4、努力提高农牧业科技推广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加大良种工程实施力度,积极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扩大各类作物繁制种基地建设,提高良种覆盖率。加强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搞好野血牦牛种公牛、藏羊种公羊推广工作。突出抓好马铃薯全膜双垄、节水农业、农机节本增效、测土配方施肥、温棚蔬菜种植、病虫鼠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推广。2010年推广马铃薯全膜双垄栽培技术45万亩。强化农牧民科技培训,重点围绕设施农牧业、生态畜牧业、测土配方施肥、全膜双垄栽培等开展集中统一培训。加强科研合作交流,培养农牧业科技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继续开展下派农民技术员指导特色种养业。继续搞好农技人员包村示范工作。研究制定鼓励大中专及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工作的有关政策,充实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进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服务创业行动。搞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积极培育农牧民科技示范户。加强农牧业技术研发,促进产学研、农科教结合。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同农牧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牧户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加快农牧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5、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把草地生态畜牧业作为保护草原生态安全、科学利用草地资源、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措施来抓。在全面总结前两年生态畜牧业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推广力度,在30个牧业县推广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继续加大对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除省级财政设立专项奖励补助资金外,在牲畜暖棚建设、良种推广、专业合作社发展等项目上给予重点倾斜。鼓励各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草场经营权流转、建立牧民合作组织、实行以草定畜、推动集约化生产、加快畜种改良、发展幼畜经济、促进“饲牧结合”、转移牧区富余劳动力等方面大胆创新。把发展生态畜牧业与游牧民定居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牧民转产就业、进城入镇,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二、夯实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6、突出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的基础工程来抓。加快实施湟水北干渠一期工程,搞好湟水北干渠二期工程前期工作。积极实施调水总干渠建前工程和石头峡水库工程。加快盘道水库灌区一期工程及恰让、扎毛、下湾水库工程建设进度。年内开工建设李家峡、公伯峡亚行贷款项目和拉西瓦灌区工程。搞好灌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全面实施湟水流域、黄河谷地、柴达木和海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搞好小型水利工程维修改造。抓好河湟谷地温棚、特色农业园区(基地)和柴达木特色高效农业的节水灌溉工程。搞好林地、枸杞基地节水灌溉示范项目。扎实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抓好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加快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加强基层抗旱和农牧区水利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7、加大设施农牧业建设力度。继续把设施农牧业作为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主要抓手,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湟水流域和黄河谷地光热水肥等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区率先突破。集中连片建设日光节能温室,抓好农牧区畜用暖棚建设。年内建成日光节能温室2.5万栋,畜用暖棚2万栋。建成一批温棚蔬菜生产基地,新建、改造一批蔬菜保鲜库。推进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扶持建设一批生猪、奶(肉)牛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积极引进企业、能人和社会资本发展以设施农牧业为主的现代特色农牧业,促进农牧业高新技术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支持西宁、海东率先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海北率先建设现代畜牧业示范区。

  8、进一步健全农畜产品市场体系。支持重点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落实农畜产品批发市场用地等扶持政策。积极在国内重点城市设立农畜产品外销窗口,开辟农畜产品流通新途径。全面推进“农超对接”,扶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与超市、学校及大企业等产销对接,降低流通成本。积极组织参与国内外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扩大特色农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份额。大力培育农牧区经纪人,充分利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促进特色农牧业发展。实行农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市场动态监测和信息服务。

  9、提高农牧区公共服务水平。整合资金80多亿元,继续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八项实事工程,加快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入,加强水源保护、水质监测和工程运行管理,确保如期完成规划任务。积极实施新一轮农牧区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继续实施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推进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全面完成“十一五”农牧区公路建设任务。加快农村客运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客运交通一体化。加快推进农村户用沼气、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加强沼气新技术推广、维护管理和配套服务。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国有林区(场)、垦区棚户区改造,认真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支持有条件的农牧民新建、改造住房,使政府支持农牧民住房建设总规模达到10万户。继续实行以奖代补办法,推进新农村建设村级规划工作,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村级规划的引导作用。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稳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牧区人居环境。

  10、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快推进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完成工程投资12亿元。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实施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的若干意见》,切实解决好移民社区管理、后续产业培育、减畜禁牧等突出问题。落实好生态移民困难群众生活补助和后续产业发展基金政策。强化草原监督执法工作,着力推行禁牧休牧轮牧,发展舍饲圈养,搞好饲料基地建设。认真实施青海湖生态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牧还草、退耕还林、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工程。开展新农村绿化试点工作。继续推进“东部沙棘、西部枸杞”的林产业发展布局。做好祁连山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黄土高原生态综合治理规划申报工作。加大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工作力度,筹建三江源基金,争取年内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做好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工作。积极探索森林、草原、湿地碳汇交易途径。抓好三江源地区和东部农业干旱区人工增雨工程。搞好封湖育鱼工作。

下一页
本文共 3 页,第  [1]  [2]  [3]  页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青海新闻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十一届省纪委四次全会举行 强卫讲话仁青加作报告
下一篇:今年元月份青海省用电量快速增长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重要通知]省经委关于开展2009年青海省银河培训的
[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最新更新
[国税局]青海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困难学生和涉
[国税局]青海省财政安排资金4亿元支持建立覆盖全
[国税局]关于落实农业产业化经营贴息贷款项目的
[国税局]切实抓好结构性减税政策落实 全力推动依
[经济动态]国土部土地调控有“后招” 去年督察追缴
[经济动态]钢管对美出口被逼入绝境 商务部称美国应
[经济动态]“两会行情”悄然启动 关注三条主线四大
[经济动态]1天回笼超4000亿 央行再紧流动性
[经济动态]统计局:去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
[经济动态]危机严峻 丰田章男艰难亮相
[经济动态]谷歌在华重启招聘 猎头挖角人才流失
[经济动态]北京市二中院正式受理黄光裕案 
[经济动态]高盛向经济观察网披露与希腊政府交易细
[经济动态]民意调查:9成读者呼吁废除户籍制度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