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青海新闻 >> 正文
 
聚焦都兰枸杞产业 “都兰红”让农民富起来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0年09月26日 双击滚屏
      都兰县宗加镇诺木洪村村民胡文的儿子今年刚刚考上大学,我们到胡文家时,他刚招待完前来贺喜的亲友。看见我们来,胡文连忙拿出款待亲友的烟酒。酒是近百元一瓶的四星天佑德,烟是二十多元一盒的芙蓉王。我们调侃说,乡亲们的日子过得很奢侈啊?胡文笑道,今年自家枸杞收成不错,而且儿子上大学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这点烟酒真的算不了什么。”

  诺木洪村村委会主任赵元吉说:“早几年,打死我都不敢相信乡亲们会拿出这样的烟酒待客,可是这几年不同了,乡亲们靠种植枸杞发了财,手头宽余多了,我们这是托了枸杞的福。”

  整村推进开辟农民致富新路

  诺木洪村有一千多亩土地,七百多户人家,这里是“都兰红”最大的种植区,今年村里除保留零星的林地外,其余的土地都种植了枸杞。

  诺木洪村紧靠诺木洪农场,早在上世纪50年代,诺木洪农场就开始了枸杞种植,诺木洪村的村民每年都要给农场的种植户打工。

  “虽说那时农场枸杞的品种不好,产量低,可是那些种植户的收入要比我们种小麦的村民高出许多,看得我们心里直痒痒。”赵元吉说。

  因为经济条件差,几年前,对于大部分村民来说,种植枸杞简直是一件想都不敢想的事。

  “一亩地要种220株枸杞苗,一株枸杞苗就要两块多,当年村里没几个人能买得起。”赵元吉说。

  2006年,诺木洪村的村民们听到了这样一个好消息,都兰县要在诺木洪村开展整村推进项目,推广枸杞种植。

  整村推进是全省范围内开展的一个扶贫项目,项目将以村为单位,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从而达到为农牧民增收的效果。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2007年,宗加镇从经费中筹款5万元,从县扶贫办筹款2万元,加上群众集资部分款项,从宁夏购进枸杞苗14万株,解决了老百姓购买苗木难的问题,在诺木洪村种植枸杞465亩。

  专业合作社,帮百姓致富

  “其实,当年政府在村里推行种植枸杞时并不顺利,一是因为枸杞是一个高投入的产业,老百姓的心里还有所顾虑;二是,诺木洪村历来种的是小麦,突然让村民改种枸杞,不少人的观念还没有转变过来。”都兰县农牧局韩青林局长说。

  宗加镇镇长布音回忆说,2007年,诺木洪村只有39户村民在政府的引导下种了枸杞,种植面积只占全村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胡文就是诺木洪村第一批种枸杞的人。

   “当时我心里也有不少担忧,种苗是有了,可是技术问题咋解决,枸杞需要专门的化肥农药,县里能不能买到?我心里七上八下的。”胡文说。

  胡文在诺木洪农场干了好几年的枸杞采摘,目睹了诺木洪农场的职工因为种植枸杞而致富的经历,几经思量,胡文最终决定冒这个险。这一年,胡文在十几亩地里全都种了枸杞。

   胡文的担忧也是宗加镇委、镇政府的担忧,为了解决枸杞种植的技术难题,宗加镇组织这39户村民,成立了一个枸杞种植专业合作社,并请来枸杞种植的专业人员,随时解决这39户种植户遇到的具体问题。

   张三玉就是宗加镇请来专门为乡亲们教授枸杞种植的技术人员,他结合都兰县的具体情况,总结出了一整套适合都兰条件的枸杞种植经验。与此同时,都兰县也在宗加镇举办了多次枸杞种植辅导班,这一系列措施使得种植枸杞的乡亲们没有了后顾之忧,不少群众当年就见到了成效。

   胡文说,当年他家枸杞地的收入就超过了1000元,随着枸杞树不断长大,枸杞的产量也逐年增加,如今每亩枸杞的干果已经从2007年的15公斤增加到了200公斤,每亩地的收入也达到了6400元,经济效益比种小麦翻了十倍。

   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让诺木洪村的老百姓看到了致富的希望,老百姓种植枸杞的积极性越发高了。

   “枸杞是一种需要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只有大面积种植,才能有效解决灌溉、施肥的难题。”赵元吉说。

   2008年,赵元吉带领乡亲们整合村里的土地。这一年,诺木洪村种植枸杞的面积比2007年多出了一倍。在政府的鼓励和枸杞种植户的带动下。去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农牧局实施的枸杞种植项目在宗加镇顺利推进,宗加镇的枸杞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枸杞种植最终成为了宗加镇的支柱产业。

  今年枸杞产业创收4亿元

  如今,宗加镇的枸杞专业合作社已经完成了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的历史使命,合作社也面临着转型的境地。去年,张三玉又在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开办了一家枸杞专用肥、农药销售门市部,专门为宗加镇的枸杞种植户服务。这一年,宗加镇政府还在镇上盖起了一间烘干房,极大提高了产业效率。

  布音说,宗加镇的枸杞烘干房, 24小时就能烘干4000公斤枸杞,政府给种植户实行了优惠价,每公斤烘干费只要5角钱。仅去年,宗加镇的枸杞烘干房就烘干了300吨枸杞。在烘干房里,我们见到了诺木洪村村民邱增祥。他说,他家种植了10亩枸杞,以前枸杞采摘后,采取的是传统晾晒风干的方法,要是遇到阴雨天,刚摘的枸杞还有发霉变质的危险。如今政府盖起了烘干房,解决了种植户的燃眉之急。

  我们去都兰采访时,烘干房的生意格外红火,第三茬枸杞已经采摘完毕,第四茬枸杞还没到成熟的季节,到时烘干房会“很忙”。在烘干房打工的小伙子张占龙来自乐都县,他说因为烘干房实行的是计件制,他这3个月的收入,要比在别处打工高许多。烘干房不仅为枸杞种植户提供了方便,还拓宽了农牧民群众的就业渠道。

  销路曾是让枸杞种植户最担忧的问题。这几年,随着宁夏中宁枸杞种植户和客商的入驻,都兰枸杞在宁夏的名声越来越大,每年枸杞收购的季节,不少收购商开着车来诺木洪村收购,老百姓不出门就能把自家的枸杞卖出去。

  布音说,今年都兰枸杞在外地的销路很好,来都兰做枸杞生意的客商已经超过千人,有的客商直接在种植户的地头扎下帐篷,收购枸杞。

  9月6日,我们在宗加镇看到,中宁客商张德华雇了一帮小伙子,正在忙着将整麻袋的枸杞干果装车,这些枸杞都是要从都兰直接发往中宁的。这一天,张德华要发往中宁的枸杞就有二十多吨。

  “都兰枸杞在中宁的名气越来越大,来都兰做枸杞生意的人也越来越多,为了争抢货源,我从上个月18日就来都兰了,要不是有些老朋友,今年的枸杞还真难收。”张德华说。看来都兰枸杞已经赢得了人们的认可,并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

  来自格尔木的李文是一家货运公司的老板,每年都兰枸杞收获的时节,他都要带着车队常驻宗加镇,“只要有车就不愁租不出去,我的生意好着呢。”李文这样说。

  今年都兰的枸杞大丰收,又恰遇枸杞价格上涨,都兰枸杞再次呈现出了供不应求的局面,韩青林局长说,估算今年都兰县仅枸杞产值将达4亿元。(作者: 李皓 陈有钧)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青海新闻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30万人参观车市 销售汽车160余辆成交额2000多万
下一篇:聚焦都兰枸杞产业 枸杞红透都兰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政策法规]2010年1-7月份全国关停小火电机组表
[发改委]杜鹰同志出席生态补偿立法与流域生态补
[发改委]上海降低宽带上网资费 
[技术创新]电子书市场群雄逐鹿 产业意见出台规制“
[技术创新]英国加大技术创新投资 未来4年投2亿建创
[技术创新]专家解读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 或进驻女性
[技术创新]中国首枚自主研发税控加油机控制芯片研
[创业指南]年薪40万!单位伸“橄榄枝”引来6000名
[创业指南]调查:74.4%的人期待将师德列入教师绩效
[财经新闻]李旭利离职内幕:据称证监会被提请深查
[财经新闻]银行13年后重返证交所债市 或为小QFII、
[财经新闻]安邦沁阳私制假保单316份 多省分支机构
[财经新闻]上市公司三季报大摆乌龙 多家公司克隆去
[财经新闻]丰田金融贿赂案听证会争论或难触行业潜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