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对口支援我省以来,共投入帮扶资金2841.86万元在西宁市三县贫困地区实施了整村推进、易地搬迁、产业化扶贫等69个帮扶项目,还捐赠衣物17万件、捐赠粮食40万公斤、捐赠电视机650台,价值196.8万元,对口帮扶成效显著。
在对口支援中,辽宁方面下大气力抓项目建设和公益设施建设,带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累计投入1920.5万元,实施36个农畜项目。通过项目实施,调整优化了贫困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初步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化生产格局,提升了农牧业附加值,贫困群众实现了稳定增收。湟中县共和镇苏尔吉、转嘴村通过实施辽援项目,已成为全市蔬菜生产主要基地,项目村建设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样板村。累计投入169.66万元实施水利工程建设,解决14753人、3.46万头(只)大牲畜饮水困难;投入30万元实施贫困村电路改造;投入197.3万元修建道路64.2公里;投入0.8万元捐赠医疗器械47件;投资65.6万元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投资27万元实施易地搬迁及新农村建设。
扶贫先要扶智。辽宁方面坚持教育扶贫,改善了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条件。累计投入294.2万元援建希望学校10所,其中辽宁省鞍钢市连续三年累计投入105万元修建4所“鞍钢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学生790名完成学业,选送100名贫困学生赴辽宁进行高中阶段学习,2009年大通县马长春同学以662的高分勇夺全省理科高考状元。同时,还注重科技扶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辽宁省分年度免费培训三县科级干部130名,村干部及致富能手120名;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45期,培训人数达7140人。先后有8名县级干部、2名科级干部到辽宁省挂职锻炼。参加过实用技术培训的贫困劳动力基本实现了转移就业。部分经过培训的干部、技术人员已成为三县医疗卫生、教育等行业的骨干和脱贫致富带头人。(作者:孙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