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讯 海东地区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突出河湟特色现代农业百里长廊建设,调结构、抓特色,全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推进农业示范园区、产业化建设。去年,全区农牧业生产全面丰收,总产量创历史新高, 预计全区实现农业和畜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25亿元和10.5亿元。
海东地区农牧业的稳定发展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创造了重要条件。去年,海东地区粮食产量达到了48.45万吨,增长5.72%,油料产量13.97万吨,增长4.88%,蔬菜产量60万吨,增长10.5%。种植结构继续向调优、调特、增效迈进,特色优势作物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84%,其中,以马铃薯、油菜为主的“两大优势”作物面积189.84万亩,以优质蚕豆、乐都紫皮大蒜、长辣椒、循化线辣椒、薄皮核桃、高原制种、食用菌、大樱桃为主的“八个特色”作物面积62.65万亩。同时,农业示范园建设稳步推进,6个示范园共实施各类项目123项,完成投资8.49亿元,入驻的农牧业龙头企业达61家,园区框架形象已基本形成。建成日光节能温室7600栋,完成浅山全膜技术推广种植19.21万亩,土地流转面积30.83万亩。预计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25亿元。
按照“特色、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海东地区畜牧业的发展保持着稳定态势。其中,草食畜饲养量达315.32万头只,新建万头猪场5家,千头猪场11家,千头肉牛育肥场8家。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72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4家,带动农户6.3万户。生态建设也有序推进,完成人工造林、封山育林37.65万亩,共栽植树木3210万株,其中,建成沙棘基地2.8万亩,核桃、花椒经济林3.1万亩。(作者:王颖 忠良 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