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黄河谷地水电开发事业蓬勃发展,西电东送惠及了东部地区。但由于配套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当地群众只能望水兴叹,因此,青海代表团提出建议——
青海新闻网讯 黄河谷地是指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合乐寺以下至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峡口之间的黄河河谷地段,长约320公里,海拔在1650—2600米之间,是我省仅次于湟水流域的第二大人口密集区、耕地集中区和农畜产品主产地,也是我省水土资源开发利用最具潜力的区域。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黄河沿岸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该区域已建和在建梯级电站13座,为兴修水利、发展农牧业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但由于配套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突出的农业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明显的区位优势与现实的贫穷落后状况的巨大反差,当地群众更用“望水兴叹、望电兴叹、望库兴叹”来描述这一现象。因此,此次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青海代表团提出建议,请求国家支持青海省黄河沿岸水利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建设。
代表们认为,以黄河谷地水、土资源开发为龙头,实施黄河沿岸水利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利用黄河各梯级电站水库的农灌口解决水源及引水口高程问题,兴建引水及配套渠系等设施,挖掘水土资源潜力,扩大灌溉面积,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建设,建立沿黄高效农牧业,解决城镇土地占补平衡,改善贫困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代表们在建议中说,黄河沿岸水利综合开发利用工程主要包括拉西瓦灌区、李家峡灌区、公伯峡灌区和积石峡灌区建设,四大灌区规划面积70.25万亩,其中改善灌溉面积51.28万亩,新增灌溉面积18.97万亩。工程估算总投资24.9亿元。为有效改善当地群众生活,支持地区经济发展,请求国家支持青海省黄河沿岸水利综合开发利用工程建设。(作者:洛桑才让 吴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