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中国电信青海公司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崇高荣誉,成为青海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通信企业。
2010年,面对玉树强烈地震和市场竞争形势不断加剧等重大挑战,青海电信一手抓抗震救灾,一手抓加快发展,夺取了发展和抗灾的“双胜利”。在加快发展中,青海电信不等不靠、自我加压、迎难而上,全体员工发扬攻坚克难、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巨大的信心和勇气主动认领集团因地震灾情而减免的2000万元预算目标,并超额完成了集团下达的年度预算目标。在玉树抗震救灾中,青海电信讲政治、讲大局,快速反应,周密部署,举全公司之力全力以赴投入抗灾保通信的战斗中,并创造了率先恢复玉树机场通信、率先全面恢复县城通信等通信抢险史上的12个第一,以实际行动为全省抗震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做出了突出贡献,以优异表现赢得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等一系列表彰和荣誉,彰显了企业社会责任新境界。
特别是2011年以来,青海电信牢固树立并坚持“思想上唯实、作风上务实、行动上落实”的三个原则和“激情干事、细节管理、基层为先”的三个倡导,进一步转变观念,准确把握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以“提价值、扩规模、调结构”为主线,以精确营销为手段,全面加快移动、宽带、3G、行业应用的规模拓展,开创了公司服务青海信息化的新局面。同时,本着“通信先行,超前保障”的原则,率先启动和全力实施玉树通信重建及保障工作,充分发挥了国有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青海电信坚持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公司90%以上的企业被授予全国、青海及地方“文明单位”称号;连续8年被青海省人民政府授予“青海省上缴税收先进企业”,累计上缴地方财政3.53亿元。青海电信先后荣获“全国安康杯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全省学习型组织标兵单位”、“青海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青海省诚信企业”、“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秉承科学发展,加快企业转型,积极发挥信息化建设主力军作用
面对信息化浪潮和电信业发展趋势,青海电信以科学发展统领全局,创新业务产品、体制机制和商业模式,深化精确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努力加快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变。截止2010年底,公司顺利完成第二阶段转型目标,非语音收入占比达到55%,超过原定目标的5%,开辟了综合信息服务等非语音业务的广阔天地,企业发展的抗风险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与此同时,作为我省最大的基础网络运营商和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青海电信主动链接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信息化发展的工作部署,为政府、教育、医疗、金融、公安、文化、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信息化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有效满足了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2010年,青海电信认真贯彻落实青海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签订的信息化战略合作协议,以促进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和维护稳定为信息化的主攻方向,拿出前所未有的工作节奏和推进力度,在政府信息化、“平安城市”信息化、农村信息化以及行业信息化“四大领域”实现了重要突破,打开了青海信息化发展的新局面:围绕“数字西宁”建设,建成“西宁宽带城市”,成为体现青海信息化实力的标志性工程;电子政务网不断延伸,政务应用全面推广;“12金工程”深入推进,实现了网上报税、网上缴费、网上银行、网上工商、网上通关等信息化应用;建成和运营了4大涉农信息化平台,为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提供信息化需求;“平安城市”信息化工程全面加快,营造了安居生活环境。
对此,省委、省政府领导对青海电信在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强卫书记和骆惠宁省长先后三次做出重要批示,勉励青海电信在全省信息化建设和推进玉树信息化重建工作中再接再厉、再立新功。
强化通信保障,履行央企责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后,在省委、省政府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坚强领导下,青海电信不讲条件、不打折扣、不讲困难、不辱使命,在地震发生后的两小时内就为玉树州委、州政府以及随后成立的玉树抗震救灾指挥部提供了固定电话、卫星电话、移动电话、无线上网卡等一揽子完备的应急指挥通信手段;以最快的速度在24小时内全面恢复了灾区受损通信;以最快的速度在地震当天下午就为省内外新闻媒体提供了新闻传送平台;以最快的速度先后为灾区人民提供了免费报平安电话、114寻亲热线、欠费不停机、发送维稳短信、免除灾区用户当月全部通信费用等一系列公益服务;以最快的速度紧急为抗震救灾后方重要单位和部门提供了应急通信保障,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国有企业讲政治、讲大局、讲责任的坚强品质和应急能力,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发挥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以优异表现先后获得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的“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以及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的“全省抗震救灾模范集体”和省委授予的“全省抗震救灾先进党组”等光荣称号。同时,在格尔木、果洛、湟源等地发生特大洪灾后,青海电信也在第一时间抢通和全面恢复灾区通信,为保障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减少受灾损失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外,在省委、省政府举办的“青洽会”、“环湖赛”等各类重大政治和社会活动面前,青海电信全面履行中央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主动并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通信保障工作,为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网络支撑和保障,向省委、省政府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青海电信是党和政府靠得住、信得过、拉得动、打得赢的队伍。
致力信息富农,缩小数字鸿沟,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贡献力量
青海地广人稀且分布不均的省情特点,造成了青海电信运营成本高、服务密度小、投入大产出小的发展难题。尽管资金紧张和市场竞争压力加剧,但公司始终心系青海广大农牧区的信息化发展,全面完成村通等电信普遍服务,将不断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当作企业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如既往地重视和加强农村通信的投入、建设和发展。近年来,公司通过开展“通电话、通信息、通宽带”为核心的“百乡千村万户”农村信息化工程,积极普及农村通信服务。一是完成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络的建设任务,把党的声音传送到广大农村,确保了全省1500个乡镇或村的基层党员干部通过互联网交互式收看远教节目。二是建成和运营了“信息田园”、“12316三农服务热线”和“16812316全省农业信息服务热线”三大涉农信息化平台,深受广大农牧民喜爱。三是按“一镇一店、一乡一站、一村一点”加快农村服务网点建设。与农村各级政府部门合作,把乡(村)信息服务站建成农民上网的电子阅览室、农业信息的集散地、农民实用网络的培训基地。四是面向农村用户提供针对性的通信服务。结合农村用户的独特特征,推出天翼村、宽带村,并面向农村用户设计和推出“乡情网”通信服务套餐,在提供基本的电话通话服务的同时,为农民提供农业气象信息等实用信息、电话收音机等娱乐信息。
截止目前,青海已通固定电话的乡和行政村分别达到340个和3503个,乡通率、村通率分别为92.89%和76.36%,较公司成立前提高了60多个百分点。
立足客户需求,创新服务体系,以提升服务水平助力行业和谐
面对激烈市场竞争,青海电信始终坚持“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服务理念,全面提升整体服务水平。2010年,公司进一步创新客户服务体系,着力突出差异化服务,全面推出了全新的“五个一”服务举措。即一张账单,明白消费;一点查询,自主订退;一键接入,便捷沟通;一站服务,首问负责;一声提醒,让电信用户在使用业务的同时,真正感受到中国电信优质的服务。近年来,公司在提升服务质量、改善客户感知和诚信经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获得“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奖”、“青海省诚信企业”和“打造计费放心工程AAA星级计费中心”荣誉称号等,为通信行业的和谐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坚持以人为本,关爱员工,创建艰苦地区的和谐劳动关系
在全面加快科学发展的同时,青海电信始终坚持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为有效解决高海拔和艰苦地区广大员工在工作、生活方面存在的特殊困难,鼓励员工热爱高原、坚守高原、奉献高原,青海电信创新工作思路,克服重重困难,率先实施了针对高海拔员工的“三大民生工程”(高原补贴、高原救助、高原福利),得到了广大员工的一致拥护和高度肯定。特别是实施高原补贴政策、医疗保险向“三高地区”倾斜、为工作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员工颁发“坚守海拔3000米荣誉勋章”、在县分公司实施“五个一”工程、为离退休员工发放一次性补贴等关爱员工的政策和措施,在中国电信集团及通信业界引起了较大反响,有力鼓舞了高海拔地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力促进了员工队伍的稳定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青海经济发展正在进入持续快速发展的最好时期,围绕“十二五”发展蓝图和“四个发展”的工作中心,青海电信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主力军作用,利用“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大力推进以“智慧城市、智慧工业、智慧政务、智慧农业、智慧民生、智慧行业”六大工程为载体的信息化新跨越项目建设,为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者:李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