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模关系到市民的生活,需要广大市民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各项指标要达标,跟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分不开,市民在创模中究竟可以做什么?该怎么做?记者就此采访了西宁市环保局局长史超,他根据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考核体系中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指标,一一划出市民参与创模的路径。
路径一
针对指标第6项:单位GDP用水量小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近三年逐年下降。
指标解析:单位GDP用水量是指城市地区总用水量与城市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城市总用水量包括工业用水、生活用水。
市民参与路径:除了要控制工业用水之外,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节约用水的方法,减少生活用水总量,对该指标的完成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路径二
针对指标第8项: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占全年天数85%以上,且主要污染物年均值满足国家二级标准(城区)。
指标解析:根据对环境空气质量每日监测的结果表明,目前我市冬季煤炉取暖依然是造成冬季空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市民参与路径:市民在冬季使用电、煤气等清洁能源取暖,尽量少用燃煤,能有效控制我市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
路径三
针对指标第9项、第10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市辖区内水质达到相应水体环境功能要求,全市区域跨界断面出境水质达到要求。指标解析:这两项指标是水环境质量的具体要求。
市民参与路径:每个市民参与到水环境保护工作中来,不向河内丢弃杂物,不乱排污水等。
路径四
针对指标第11项、第12项: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或等于60分贝(城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小于或等于70分贝(城区)。
指标解析:这两项指标主要是对城市噪声管理的要求,我市的城市噪声中,交通噪声、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是区域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市民参与路径:在开车时尽量少鸣笛;采取乘坐公共汽车、步行等绿色出行方式;不让车辆报警器长期鸣叫;在家庭装修时避开其他市民的休息时间;晚上10点以后不在居民区内进行噪声较大的社会娱乐活动等。
路径五
针对指标第16项: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大于或等于50%。
指标解析:城市清洁能源使用率特指城市地区清洁能源使用量与城市地区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之比,清洁能源指除煤炭和重油以外的能源。
市民参与路径: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冬季取暖时,尽量使用电、煤气、液化气等清洁能源,能有助于这一指标的完成。
路径六
针对指标第17项:机动车环保定期检测率大于或等于80%。
指标解析:机动车尾气检测是国家环境保护部针对控制机动车尾气导致的环境空气质量恶化,提出的管理措施之一。
市民参与路径:有私家车的市民积极按照机动车尾气检测的相关要求,按时进行机动车尾气检测,确保该项指标的完成。
路径七
针对指标第18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于或等于85%。
指标解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是指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市区生活垃圾数量占市区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的百分比。
市民参与路径:不要随意丢弃垃圾也对该指标的完成能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在处理垃圾时通过做到垃圾袋装化,可以有效地避免在垃圾转运过程中发生抛洒等现象;在生活中进行绿色消费,不浪费资源,能有效控制生活垃圾的产生。
路径八
针对指标第24项:公众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满意率大于或等于85%。
指标解析:在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验收过程中,公众参与城市环境保护和环境保护意识的程度,以及市民对环境保护的满意率,是国家环境保护部考核验收的重点之一。
市民参与路径:目前我市已启动了“创模大家谈”和创模公益广告设计大赛活动(投稿邮箱:chunyun1980@163.com)和“创模”曝光台(电话为6311110),如果市民认为创模工作中存在着哪些意见和建议,市民可拨打电话或发邮件进行反映。也希望市民能在家人、朋友间相互告知我市正在开展的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
路径九
针对指标第26项:城市环境卫生工作落实到位,城乡接合部及周边地区环境管理符合要求。
指标解析:该指标主要是对我市城市卫生情况的考核,目前我市已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也在开展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工作。
市民参与路径:希望各位市民能从自身做起,不随意丢弃垃圾杂物,爱护身边环境卫生,维护西宁形象。 (作者:张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