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看望慰问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图为强卫书记看望慰问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号获得单位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职工。(记者 刘端强 摄)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4月26日上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王小青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下,亲切看望慰问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干部职工,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奋战在全省各条战线的劳动者和全省广大团员青年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美好的祝愿,勉励大家大力弘扬新青海精神和“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的西宁市公交公司一分公司1路线是青海省最早的公交线路。强卫走进调度中心,和干部职工亲切握手,了解大家的工作生活情况。略显简陋的调度室内,锦旗、荣誉奖状挂满了墙壁,而在这些荣誉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其中一幅唐卡制作的感谢信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是一位甘肃农民亲手制作送给1路线员工的,表达他对公交1路线员工拾金不昧的感激之情。“我们的职工有85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52人,每天早上5点就要到岗,晚上12点左右才能下班,是所有公交线路工作强度最大、工作时间最长的一条线路。”听着1路线负责人介绍,强卫很感动。他说,1路线的职工工作十分辛苦,但大家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仅服务市民出行,而且积极传播爱心,为群众帮困解忧,无愧“全国青年文明号”光荣称号,我们向你们学习,向你们致敬。强卫说,公交是城市文明的窗口和名片,代表着城市的形象,1路线是条老线路,但员工多是青年人,希望大家始终保持青年人旺盛的活力,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为老企业不断注入蓬勃朝气和生机活力,努力争创青海高原青年文明号。
青海送变电工程公司参与的青藏交直流输变电工程,承建标段平均海拔4650米以上。全体干部职工不畏艰难、奋勇拼搏,仅一年时间就架起这条“电力天路”。特别是玉树“4·14”地震发生后,公司迅速行动,仅用20小时就恢复灾区重要部门供电。多年来,公司先后4次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连续两次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并被授予青海高原“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强卫来到干部职工中,对大家的辛勤工作和突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强卫指出,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和“大爱同心、坚韧不拔、挑战极限、感恩奋进”的玉树抗震救灾精神,这是在新青海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凝聚起的新青海精神,与长期以来形成的“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干劲更高”的自强不息的顽强斗志,一起构成了推动青海加快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希望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大力弘扬新青海精神,为加快建设新青海努力工作、再立新功。
作为省级青年文明号荣誉单位的省气象科学研究所遥感监测和生态评估中心,近年来积极开展气象科研服务、遥感监测、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和农业信息服务等工作。看到这支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队伍,了解到他们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强卫很欣慰。他说,气象科学研究和服务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家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在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等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灾害监测与防治、农业科技服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展示青海气象人的良好形象。强卫还来到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的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看望干部职工,感谢大家在玉树抗震救灾疫病防疫中做出的积极贡献。
鲜花送劳模。强卫一行来到“全国五一奖章”获得者、西宁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民警冷延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西宁市第十四中学教师庞晓丽家中和省劳动模范、西宁花语鲜花销售中心个体经营户李海玲的店铺,亲切看望劳模。在公安岗位上勤奋工作的冷延涛,曾参加维和部队,获得联合国授予的和平荣誉勋章,为国家和青海争得了荣誉;庞晓丽执教33年,刻苦钻研业务,把全部的热情和心血倾注在教学工作中;李海玲下岗不失志,努力就业创业,业务不断拓展,插花技艺不断提高,用自己的双手和才智改善了生活。他们的事迹深深打动了强卫的心。强卫希望他们充分发挥劳模的带头作用,在新青海建设的新征程中再创佳绩。 (作者:吴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