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反虐待动物法(专家建议稿)》分为9章,大致包括反虐待动物的主要制度,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宠物等多类动物的反虐待措施,动物医疗、动物运输、动物屠宰的反虐待措施,法律责任以及附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条是“违法食用犬、猫或者销售犬、猫肉,将对个人处5000元以下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并责令具结悔过;对单位和组织处1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焦点话题
动物保护志愿者:
餐桌上的猫狗多来自偷抢
“如果这一法规顺利出台,至少在保护动物、制止虐杀动物时有法可依。” 动物保护组织“亚洲动物基金”项目经理冯冬梅说,餐桌上的猫狗往往是偷抢来的,其背后有条庞大的黑色产业链。
据了解,广东的动物保护组织志愿者近年来在爱宠一族的支持下,多次拦截运送猫狗的车辆,解救被偷抢的猫狗。但这一行为赢得口碑,却缺少法律保障。1月24日,本报就曾报道增城一村民到车前怒拦偷狗贼,结果被偷狗贼车碾身亡的惨剧。
冯冬梅说,广东、贵州、东北等地区都有吃猫狗肉的饮食风俗,“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把这种残忍的做法传承给下一代。”
市民:
立法禁食猫狗肉值得商榷
记者发现,绝大多数受访市民赞成不吃猫狗肉,其中也包括了一些不喜欢养宠物的人士,但也有市民认为,以立法的形式禁吃猫狗肉,值得商榷。
市民文先生认为,猫狗都被人类当作宠物饲养,国外的许多人就反对吃宠物。“但是吃什么和不吃什么,不能一概而论,有的人还把猪当作宠物饲养呢,难道也要立法禁止吃猪肉吗?”文先生认为,立法是为了保证公平正义,他认为通过社会组织或者第三方机构来倡导不吃猫肉狗肉更为恰当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