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提出:在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当好标杆和火炬手,走在全国最前列。2011年1月至6月北京共召开24次市委常委会,研究120多个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其中三成议题与调控直接或间接相关。控车市、调楼市、首钢退市,半年时间里北京主动为之的三大调控,吃掉了北京1.8%的增速,这也就是北京与全国平均增幅的距离。透视北京2011上半年“调转”实践,我们不难发现,转变发展方式作为一场深刻变革,某种意义上,正是一场“舍”与“得”、“远”与“近”、“显”与“隐”的抉择。
一个城市的发展抉择:主动“减速”坚决“调转”

资料图片:图为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附近某住宅小区。受调控政策影响,北京2月份现房住宅、二手住宅等成交量大幅下滑,二手房住宅签约率更是创造了近两年来的最低月成交量(3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宇 摄
北京书记市长论“调”“转”:一是坚决一是主动
面对“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北京的科学发展在“调”和“转”上加大力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说:“北京要紧扣主题主线,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说:“调结构,转方式,北京突出四个字,一个是坚决,一个是主动。” >>详细
控车市、调楼市、首钢退市:三大举措见决心
前后180多天,北京最为吃劲的有三件事,群众关心、舆论关注,也聚集于此:控车市、调楼市、首钢退市。来自统计局的数字显示,正是这主动为之的三大调控,吃掉了北京1.8%的增速,也就是北京与全国平均增幅的距离。这个结果,与最初预判一致。 >>详细
主动“减速” 2011上半年北京市GDP增长8%全国最低
北京市上半年GDP增长8%,不仅比往年两位数以上的增速明显放缓,在全国各省区市中也“敬陪末座”。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对此表示,北京市“十二五”时期GDP年均增长目标确定为8%,这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也是最低的;对于GDP增速排在后边,下决心主动调控的北京早已作好思想准备。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