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靠什么让大家食得安心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1年04月27日 双击滚屏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漫画:食品安全频敲警钟。徐 骏绘

  □罚得那些违法经营者倾家荡产,让其不敢再下手

  □终身禁止那些违法经营者从事食品生产,让其不能再下手

  □只有受害者行动起来,违法经营者才会陷于人民群众监督的汪洋大海之中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一部实施仅两年的法律,连续组织两次全国范围的执法检查,史上绝无仅有。这足以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这部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的法律的高度重视。

  应该说,食品安全法实施两年来,中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保持了平稳并趋于好转。但由于影响和制约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目前,部分领域和地区的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食品安全法的执法力度还须加大。

  食品安全法相对于以前的食品卫生法而言,已加强了处罚力度,如规定:“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但这样的罚款与生产经营者的违法所得相比,还是罚得太轻。一个违法经营者受到了处罚,其他人依然毫无顾忌,照样干着丧尽天良的事情。因为在高额的利润面前,这点小小的处罚根本算不了什么,何况还不一定就会被查处。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之所以屡屡发生,说明食品生产经营者付出的违法成本很低。只要没有被罚得倾家荡产,那些违法经营者就完全有可能重操旧业。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人加重惩罚力度,罚得那些敢于以身试法者倾家荡产,不敢再下手。

  食品安全法还规定了“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其实,停产停业、吊销营业许可证,对违法生产经营者的打击并不大。因为,今天营业许可证被吊销了,明天还可再重新申请。在食品行业中,对情节严重、屡犯不改的违法生产经营应该不只是吊销营业许可证,还应该有禁业的规定。一旦发现一起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就应终身禁止其从事食品生产,让其不能再下手。国外有“黑名单”制度,这样的企业和个人都要永久退出食品行业。

  补偿受害者,要补到超过受损程度,调动其关注食品安全的积极性。只有受害者行动起来,违法经营者才会陷于人民群众监督的汪洋大海之中。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只有加大对违法经营者的处罚力度,让其不敢也不能再下手,才能让大家食得安心。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国家发改委:正研究对商品住房实施反暴利规定
下一篇:购物卡频现受贿清单 莫让腐败进入“卡时代”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11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最新更新
[政策法规]关于印发《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补助资金
[时政要闻]安徽电力为干部配公务自驾车 回应称系车
[时政要闻]为何宁愿被讥“背书帝”也不愿“多说话
[时政要闻]官员上阵“微直播” 东莞书记率先“尝鲜
[时政要闻]埃及“气管”爆炸 中东多国“背气”
[时政要闻]党报谈“道德滑坡”:市场经济下有没有
[时政要闻]韩正:不能菜贵伤民 也不能菜贱伤农
[时政要闻]甘肃将对30多个国家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工
[时政要闻]四部门全面整治“网络水军” 打击非法网
[时政要闻]非公经济领域腐败滋生 “内鬼”现象并非
[时政要闻]国家发改委曝光价格欺诈案例 最高处50万
[时政要闻]购物卡频现受贿清单 莫让腐败进入“卡时
[财经新闻]今年“电荒”为何提前到
[财经新闻]美联储宣布维持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