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今天举行的北京市控烟执法论坛上获悉,本市将修订1995年出台的《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这项工作已列入人大和法制办的立法规划,修订草案计划在今年底前提交政府部门,如能在2011年通过,本市将有望实现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提出的2011年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目标。
专家介绍,本市目前有300万人吸烟,有52%的居民健康正在受到二手烟的影响。调查时竟有9%的吸烟者“理直气壮”:“让我禁烟我做不到。”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自2011年1月起,我国应当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公共场所完全禁止吸烟。专家介绍,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在2011年实现室内公共场所全面控烟难度很大。因为各地对于控烟立法尚未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值得欣慰的是,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地借着承办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国际盛会的契机,相继出台了当地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条例,但是从条款和内容来看,这些条例都与《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提出的目标有一定差距,比如条例提出的都是“控烟”而不是室内完全“禁烟”,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现象。专家到饭店、宾馆调查时发现,饭店和酒店很少问顾客是否吸烟,也没有分别设置吸烟和非吸烟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