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衡水市安平县商家备足了发电机准备“大赚一把”。新华社记者 程双庆 摄
被迫买发电机的企业主不能不迷茫:“如果每个企业都这样自己发电,表面上官方的发电量数据下来了,但能耗其实并没有减少。这样突击报上去的数据,能反映真实情况吗?”
距年底只有不足4个月的时间,限制电力供应这一非常规措施开始大行其道。《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为完成“十一五”期间的节能减排目标,限电措施在多个省市轮番上阵,已经波及部分非高耗能行业。而受限电限产影响,近期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价格保持了上涨趋势。专家提醒,限电对中国经济的副作用较大,彻底淘汰落后产能才能更见成效。
现状
非高耗能行业被限电
“人心惶惶!”这是郑先生在接通《经济参考报》记者电话时说的第一句话。他不能理解的是,自己这个“既不是高耗能,也不是高污染”的企业,竟然也会和“强制限电”扯上关系。
郑先生在浙江台州玉环当地经营一家机电加工企业,几乎没有什么污染,用电量也就一个月几千度。但是,月初时候,郑先生还是接到通知,被要求停产限电,不管产值高和低,都“一刀切”要求停。据悉,在台州,和他一样命运的企业,就有近7000家。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的限电限产“一刀切”的风暴已经出现扩大化的迹象,范围也不仅仅集中在前期的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业,开始向其他加工行业扩展。
郑先生说,一些胆大的企业被订单压的不行,偷着开机器,一旦被发现就会被强制拉闸。
“现在是停七天干三天。”邓先生说,自己的厂也是最近两天才被通知可以开工,但是他更担心,不知道什么时候还会被停。当地很多企业都认为,如果这样的政策执行到年底,那么肯定有很多企业倒闭。
在台州玉环,以前几乎“无人问津”的柴油发电机,突然成了抢手货。机电商行门口最显眼的地方,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发电机。据机电行的张老板说,目前发电机非常热销,以前几乎报废的机器,竟然也能卖出去。“现在涨了好几百,柴油也跟着涨价,原来1000多一桶,现在1200多一桶。甚至连装柴油的桶也涨价。”
“买发电机就是为了赶工期。”另外一家工厂的王老板在电话里苦笑着说,因为当地的企业大多是外贸 加 工 企 业 , 订 单 都 是 之 前 签 好的,如果延误工期就要罚款,因此很多企业只能买发电机发电。但是成本较高,现在生产一个产品还要亏好几毛钱。
他感到最迷茫的是“如果每个企业都这样自己发电,表面上官方的发电量数据下来了,但能耗其实并没有减少。这样突击报上去的数据,能反映真实情况吗?”
影响
钢材水泥价格持续上涨
公开报道显示,9月开始,广西、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对不符合能耗标准的钢铁生产企业,实施了强制性拉闸限电或提高供电价格。广西不仅对落后产能实行限电,一些节能水平较高的钢厂也准备部分停产。此外,广东珠三角地区焦炭等11个行业的淘汰类和限制类企业被纳入差别电价的范围,9月1日起其用电价格将提高,至此广东实行差别电价的行业达到19个,覆盖了主要的高耗能和高污染行业。
中国水泥协会副秘书长刘作毅分析,此次限电减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针对能耗高的钢铁和水泥等行业。受限电减产造成预期供给减少的影响,近期钢材和水泥价格均保持了上涨趋势。
国联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上周钢材平均综合价格指数比之前一周上涨3 .2 8 %,涨 幅 最 大 的 螺 纹 钢 上 涨4.18%。金元证券数据显示,上周水泥价格上涨区域集中在华南的广东、广西、海南,上涨20元/吨至4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