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部门推诿扯皮,不为群众办实事”,这是信访量增加和越级信访的根本原因。少数基层领导“谈信访色变”,甚至千方百计阻挠、压制信访,这说明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十分关键
“不要将维权者当成维稳对象”“不要对信访人有观念上的歧视”“要真正做到维护人民群众的权利”
全国信访局长轮训:改变“观念”最关键
曾几何时,信访干部被形容为“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
为破解这种尴尬局面,国家信访局准备花两年时间把全国地级市和重点县的信访局长都轮训一遍,今年的指标是600名,分5至6批进行。来自基层的信访局长将重点学习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如何与媒体打交道等4个方面的内容。
日前,约120名地级市和县级信访局长在北京接受了为期一周的集训。此轮培训旨在提高一线信访干部队伍执行法律政策能力、开展群众工作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做到“一旦有事,在第一时间把矛盾问题解决在第一现场”。
据信访系统权威人士透露,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矛盾凸显期,信访工作处于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线,而大量信访事件又都发生在基层,因此对基层信访局长的轮训就变得非常迫切。
信访被公认为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除法律以外的又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一种比较直接的利益表达形式。但由于信访的信息一般要经过信访办公室工作人员的筛选,然后递交给有关领导、有关机关,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也是一种间接的利益表达方式。
《法制日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此轮信访局长轮训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但多年来信访量的递增绝非信访部门一家所致,科学信访体系的构建有赖于职能部门相互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