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人民日报:回扣现象屡禁不止 根源在于制度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0年11月17日 双击滚屏
      这两天,浙江杭州某网友发帖,曝光杭州多家医院数十名医生收受回扣。一时,杭州“医药回扣门”激起轩然大波。

  此次“回扣门”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而是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药品回扣的产生,有着深层次的制度根源。

  中国是世界上不合理用药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药品回扣泛滥。近年来,卫生部出台了一系列治理药品回扣的措施,但回扣之风依然屡禁不止。如果少数医生收回扣,可能是道德问题;如果收回扣成了行业“潜规则”,就应该从制度上反思了。

  第一,医生的劳务技术价值长期偏低,医生不能通过“阳光收入”实现自我价值。由于劳务技术定价远远低于成本,违背了价值规律,导致很多医生开“大处方”,从药品回扣中进行补偿。因此,看病贵主要体现在药价贵、耗材贵上。

  第二,政府在治理药品回扣问题上惩罚力度不够。很少有人因收回扣被吊销执业医师资格,一些医生存在“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

  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难点和重点,而能否根治药品回扣问题,关系到医改的成败,群众对此寄予很高的期望。因此,治理药品回扣不能搞“一阵风”,而必须对症下药,从制度建设入手,先疏后堵,这样才能解决深层次问题。

  所谓“疏”,就是提高医生的劳务技术价值,让医生获得较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医生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患者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多赢”。

  所谓“堵”,就是建立治理回扣的“高压线”制度,在确保医务人员获得合理收入的前提下,依法严惩收受药品回扣行为,让违规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如果只堵不疏,或者只疏不堵,都难以根治药品回扣现象。

  (本报记者 白剑峰采访整理)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示众普法的违法丑戏频上演 网民呼吁执法人性化
下一篇:终结“卖匾式”评比需重设考核标准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政策法规]关于对外资企业征收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
[政策法规]关于金融企业贷款利息收入确认问题的公
[发改委]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主题展览
[技术创新]中国首个冰川监测塔建成 达到国际先进水
[技术创新]发改委副主任彭森: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分
[财经新闻]弱势群体生存状态调查:发展机会少权利表
[财经新闻]华夏基金反击流言 称造谣者恶意中伤
[财经新闻]广州GDP今年破万亿 内地第3个进万亿俱乐
[财经新闻]麦当劳两年来首度上调产品价格 称因成本
[财经新闻]债务危机可能蔓延 欧盟欲救助爱尔兰不买
[财经新闻]中石油动用储气库应对气荒 
[财经新闻]券商基金忙减仓 险资苦等加息靴子落地
[财经新闻]固话月租费拟降低或取消 发改委提2种固
[财经新闻]中国参加新一轮国际比较项目研究 并非替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