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重庆
重庆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努力激发着重庆人的精、气、神。当外界对这个地区的吸引力、感染力建立起良好直觉反应的时候,当这个地方的民众对所在地的发展认同感与忠诚度被呼唤凝聚起来的时候,当这个地方的实践折射出这个地方管理者的智慧与情怀的时候,就会释放出锻造这个地方美好愿景的巨大能量,所有的力量都会朝着正向生长,受益的将是生活在这个地方城乡的每一个人。 >>>详细
转型中国的重庆突破
2008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薄熙来赴重庆任市委书记半年后,提出了建设“五大重庆”的目标。2009年9月,他又在全市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会上作出上述坚定表态。薄熙来说,“‘五个重庆’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本地化。”他不止一次谈到,对待中央强调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当成套话、口号,要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将其变成具体的推进措施。 >>>详细
成规模建公租房:变革住房供给制度
今年春天,重庆抛出一个让全国震动的“民生住房账本”:未来10年,重庆市将建设4000万平方米的公共租赁房,以求一揽子解决30%左右的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按计划,今年开建500万平方米,3年时间内完成2000万平方米。这让生活在重庆的低收入群体,看到了“住有所居”的希望。 >>>详细
公租房对市场影响几何
近年来,高地价、高房价被许多专家认为是阻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癌症”。而以前调控房地产的手段多在挤压需求方面着力,如收缩信贷、土地等,但需求是刚性的,一旦信贷、土地政策松动,房地产市场又陷入新一轮的涨价。 >>>详细
对飞涨的房价真的无能为力吗?
地方政府在调控飞涨的房价方面真的无能为力吗?许多专家在重庆通过调研后认为,绝非完全如此。他们认为,重庆商品房市场保持上述平稳增长的状态,也是政府合理有效地综合运用调控手段的一个结果。重庆市长黄奇帆介绍说,除了公租房保障外,约70%城市人口的住房问题还是要通过市场购买解决的,调控好房价当然是地方政府的责任。 >>>详细
“垂直整合”:发展模式创意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重庆卖的是一个创意。“不是简单的西部开发政策的成功,也不是简单的我们几个领导的人脉或者魅力把外商引来,而是一个开放战略和开放模式的胜利。”这个战略就是内陆开放战略,这个模式就叫做“垂直整合”。 >>>详细
“内陆开放高地”渐崛起
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内陆开放”后,薄熙来于2008年7月的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上指出,要力争用5年时间,将重庆建成我国内陆开放高地。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李勇介绍,重庆正逐步形成以保税区、另类金融中心、全国性要素市场为主的大开放、大开发平台。 >>>详细
重庆国资:第三财政实践
截至今年一季度,重庆38户市属国有重点企业资产总额突破万亿元,净资产超过2500亿元,负债率稳定在60%左右的合理范围,经营性国资总量由2003年的全国第十九位,跃居第四位。6年时间里,重庆国资增长了6倍。比迅猛增长的资产更惊人的是,重庆国资凭借八大城建和企业重组改制投融资平台(俗称“八大投”),强力整合土地等各类资源,以时间换空间,使经营利润和资产增值收益连年翻番,每年贡献市级财政上百亿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