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中,青海中小企业自2008年10月份开始感受到了冲击,主要表现是市场需求萎缩、价格下滑导致流动资金骤然吃紧、企业盈利空间缩小,特别是钢材、电解铝、有色金属、铁合金等行业销售减缓、产品库存上升。但从近5个月的运行态势上看,我省中小企业总体情况依然平稳,并于今年头两个月略有回暖,9成企业生产正常。
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增长放慢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究竟有多大,市场格局将会出现怎样变化和调整等都尚未可知的情况下,我省中小企业又将如何作为?从积极关注到坦然应对,我省中小企业似乎面临的还很多。
比预期的要好
在对我省中小企业的采访中,那种频繁见诸于国外、内地媒体的“寒冬来临”、“陷于绝境”的字眼似乎并没有什么强烈感受,一些企业也只是由于产品价格降低而导致利润水平减少。
有数据显示,2008年,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也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成绩。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438.83亿元,同比增长21.6%,其中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117.51亿元,增长37%,高于全省GDP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
以青海洁神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这个公司2008年选择符合政府产业支持名录、有前景、发展比较平稳的产业,涉足环保领域,本着引进、吸收、消化、创新的原则,注重环卫产品的多方位、多层次开发,并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董事长柴建中表示,要说影响,仅仅是出口产品利润方面有所减少而已。应该说是产业选择让我们规避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青海达利铝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张振光接受采访时说,国际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了我们公司,对原计划的产品销售市场带来不利影响,主要是因为随着国际市场汽车生产产量的下降,汽车主要零部件———铝合金轮毂生产受到冲击。但是我们正在计划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将汽车轮毂改为汽车铝合金锭和摩托车轮毂生产,预计效益会很不错。
对于产品出口份额较大的青海伊佳民族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来说,金融危机又有怎样的波及?青海伊佳民族服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韩阿乙草告诉记者,国际金融危机对公司有影响,但影响不大、不明显。因为公司早在三年前就对国外的销售市场进行了战略部署,先后在沙特、阿联酋、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四个国家设立了自己的销售办事处,市场和销售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销售办事处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说,他个人认为金融危机在今后半年至一年对我国、对西部地区有较大影响,现在的影响还不明显,还没有波及到我们这里。
是因为实体经济影响的传导效应还没有到达我省,还是我省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使然?青海省委党校经济教研部主任马洪波教授认为,金融危机产生的影响有一个从沿海到内地的传递过程,而且青海产业结构的偏重资源性又决定企业处于产业传导链的末端,同时我省出口型企业不多,因此,我省中小企业目前看来,走势也就比预期的要好。
机遇大于挑战
为了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国务院果断决策,重拳出击,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民生工程,以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平稳增长。这一政策对于资金缺乏又急待改善的青海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而言无异于一次天赐良机。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美国金融危机也是一次青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重大机遇,对青海的中小企业来讲亦然。
而同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增信心、保运行、保增长,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指导下,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这些政策集中在: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培育一批能对全省经济起到拉动作用的经济增长点;协调金融部门加大支持企业的力度,保持较高水平的信贷增速,支持多渠道融资;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支持企业产业升级;鼓励企业扩大销售和相互采购,支持企业稳定运行;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开展在岗和轮岗培训;加快建设项目用地报批;筹划设立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引导基金,激发民众创业热情。
“这些措施已明显取得成效。”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局局长李广青介绍,仅以企业融资方面为例,在省经委的积极协调和省内各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自2008年11月20日金融工作座谈会暨银企贷款签约仪式到2009月元月中,已累计中小工业企业投放信贷资金10.52亿元。而在今年1月15日召开的“青海金融机构支持2009年工业企业及重点项目银企合作257亿元签约仪式”上,省内8家银行金融机构拟向我省31户中小工业企业投放贷款15.1亿元。
危机,更是机遇。企业界人士似乎也认同这一判断。
“我们对市场前景和企业未来充满信心。”青海达利铝合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张振光说这话是基于以下几点的考虑:企业为应对市场的变化将汽车轮毂改为汽车铝合金锭和摩托车轮毂生产,目前看来国内对摩托车轮毂的需求量不但没有减少,还有增加,可国际市场上摩托车轮毂生产量却在减少;同时青海电解铝、天然气、电、水、劳动力等资源丰富,价格便宜,本身就会产生较大效益;而更重要的是青海省十一五规划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铝深加工企业,而且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这都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他说:“这次危机对企业来说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果内部管理和应对措施得力的话,机遇大于挑战。只要我们抓住机遇的话,就会坏事变好事。”他甚至断言,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对青海来说是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因为国际市场动荡下滑,青海省受到的波及比内地要小,和世界相比则更小。加之金融危机后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很多优惠政策,“很有可能会给青海经济和我们企业带来改革开放后的第二个发展的春天。”
青海伊佳民族服饰有限责任公司则采取发包加工、降低成本费用的方法应对危机。他们和沙特签订年加工300万件长袍的长期合同,因为是来料加工,只需要300万左右流动资金,如果自己生产则需要3000万元左右流动资金,年利息支出及担保费用等就需要200万元左右。董事长兼总经理韩阿乙草认为,国际金融危机让他们对市场的信心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有很大的增强。他说,既然是危机,危险中就孕育了机会,如果把握的好,对公司对个人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具体分析金融危机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危”与“机”,青海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李升初硕士认为,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主要产生于由市场需求量减少引发的矛盾,企业间竞争加剧、商品价格下降、库存增加等,继而连锁反应是资金链绷紧、断裂而导致企业经营困难。而金融危机带来的机遇则表现在:人才锻炼和培养机会、占据市场的机会、调整心态,自我提炼的机会、了解消费者行为习惯的机会、加强沟通的机会、行业间横向联合及上下游企业间联合的机会、一部分优秀企业冒尖崛起的机会和政府政策扶持的机会等多方面,抓住机会就会有所突破。
理性看待危机
充满信心也不能盲目乐观,要理性审慎地看待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毕竟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已经实实地表现出来。
同时,我省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亦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比如说融资问题,青海金融和资本市场市场亟待发展和完善。再比如说越来越严格的环境和减排指标约束给我省传统行业带来了明显和越来越大的压力,也成为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另外,我省社会化服务体系亟待完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2008年非公有制经济按户数划分的产业结构之比为0.55%、14.45%、85%,且第三产业的企业多数集中在商贸餐饮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如保险、金融、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发展水平较低,有些甚至是空白。还有我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实力不强。加工型企业少,产品附加值低,大多数处于“二次创业”阶段,发展和创新能力有限。同时中小企业自身也存在诸如:扩大生产缺资金,技术创新缺人才,提高管理缺观念的问题等。
要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带来的影响,推动和保持我省中小企业的平稳较快发展?
必须要尊重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理性看待危机。青海省委党校经济教研部主任马洪波教授告诫,我们既要享受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带来的好处,也要有勇气、有力量、有信心承担市场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带来的考验。我们的企业受市场经济的历练还太短,因此,必须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长期性和深远性有充分的估计。他为我省中小企业发展支招:保守经营,不能盲动。在没有受到冲击的情况下也要保证现金流的充裕,降低资产负债率;苦练内功,积蓄力量。要正确看待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眼睛向内,把长期忽视的品牌管理和内部管理工作加强,更新管理理念,顺应天时,以此为契机把经营水平切实提上去;还有就是坚定信心,耐心等待。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信心要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詹红岩也认为,虽然有一些经济学家和银行家在说,最糟糕的时刻已过去,但他个人观点是这一切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因此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找准企业下一步可能的着力点和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放慢企业并购扩张的步伐,放慢企业新建产能的步伐,加速企业回款的力度,并积极争取银行贷款,保证企业现金流的畅通,一定不能使企业现金流断裂,否则企业扳回危局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同时,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产品升级的步伐,增加产品的内在价值。。(作者:子宜 莫延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