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市交通委:缓解打车难 不能单纯靠加车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1年10月28日 双击滚屏
    针对目前的出租车拒载与“打车难”现象,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李晓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交接班不得成为的哥拒载的理由。乘客打车时遇到此类情况,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信件及传真等方式投诉。不过,本市出租车保有量也不能无限制增加,北京已有6.6万辆出租车,而纽约也才1.5万辆。

    据统计,北京市出租车总量近十年没有增长,一直维持在6.6万辆。而近年来,城市规模、人口出行量却持续攀升。目前,本市每天3600万人次出行。相当于每位居住在这座城市的人每日平均出行1.8到2.2次。这其中,大约190万人次出行依靠出租车解决。

    而随着本市逐步推行交通缓堵28条新政,打车的市民增多、出租车运行效率增加,导致出租车成了“俏货”。这些原因都造成市民普遍感觉今年打车难于去年。

    但李晓松也表示,一座城市的出租车保有量,并不能单纯因为乘客需求增加而无限制增多。在许多国际大都市,出租车并非通勤工具——纽约出租车总量为1.5万辆;东京为1.2万辆;伦敦不足1万辆。“在城市客运定位中,出租车并非居民的主要通勤工具,上下班仍是以公共交通为主。”据介绍,北京每辆出租车每天大约运行400公里,空驶率达到30%至40%。而社会车辆每天跑48公里,这意味着出租车每天占用道路资源为社会车辆的2.5倍。“无限制地增加出租车数量,不仅会加剧城市拥堵,而且不环保。”

    李晓松还表示,“扫马路”、“招手即停”等属于较落后的出租车运营模式。本市应当大力发展电话预约叫车业务。这样既能满足乘客需求,又可避免出租车空驶,减少道路拥堵。同时,五环路内应增加出租车停靠点的施划。尤其是一些医院、繁华商业区等打车人群密集区应当配套有停靠点,让出租车司机可以合法“趴活儿”。(记者 陈琳)

    ■提醒

    三种情形算拒载

    市民可投诉

    市民遇到哪几种情形算拒载,可以向相关部门投诉?据首汽出租车公司介绍,有三种情形,可视为拒载:显示空车待租,问了乘客去向不拉;出租车显示“停运”状态,但司机主动询问了乘客去向后表示不去;接受96106调度中心的乘客预约,但最后放了乘客“鸽子”,这也是拒载。

    如果乘客遇到拒载,可以通过24小时电话68351150或发电子邮件等方式投诉。投诉时一定要描述具体时间、地点及拒载的详细过程。如有可能,可以用手机录下声音和视频作为投诉证据,有关执法部门也会加强监管。

    晨报记者 陈琳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各地频繁举行大型赛会遭质疑 铺张浪费现象突出
下一篇:调查:中央国家机关工会干部兼职偏多 级别不清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11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重要通知]关于确定2011年青海省中小企业重点工业
最新更新
[经济动态]郭美美揭中红博爱CEO翁涛争夺股权
[经济动态]美对我国光伏业双反调查影响或放大 商务
[经济动态]本周公开市场净投放960亿 隔夜拆借利率
[经济动态]温家宝一月四地调研 外媒指传递政策新信
[经济动态]北京通州降价三成仍未见底
[时政要闻]2011年中央下达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用地
[时政要闻]8省市特大假药案:淀粉色素加铁粉安定成
[时政要闻]外交部提醒中国在比利时公民防盗抢 
[时政要闻]湖北统计局副局长:猪肉价贵大学生毕业可
[时政要闻]评论称干部选任应把德放在首位 淡泊名利
[时政要闻]行政回归压力增大 西部一开发区遭遇方向
[财经新闻]成品油调价方式或作调整 三大石油自动调
[财经新闻]欧洲央行意外降息25基点保增长
[财经新闻]希腊有意取消公投纽约股市股指继续上涨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