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昨日发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简称《办法》),意在解决困扰银行业多年贷后管理弱化的“顽疾”,强化贷款流程,提高银行风险管控能力。
在这份共8章、43条的《办法》中,银行监会详细规定了商业银行的受理与调查、风险评价与审批、合同签定、发放与支付、贷后管理等各业务流程。其适用对象为经银监会批准设立、经营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这套贷款流程是对以往贷款的系统性完善。
《办法》第24条明确规定,单笔金额超过项目总投资5%或超过500万元的贷款资金支付,应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即明确贷款用途和交易对象,大额支付由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借款要求,直接支付给借款人的交易对象。”上述负责人解释,受托支付可以使贷款安全支付到位,堵塞贷款的挪用风险和欺诈行为。
此外,贷后管理也是《办法》关注的核心问题。《办法》规定,贷款人应定期对借款人和项目发起人的履约情况及信用状况、宏观经济变化和市场波动情况等内容进行检查与分析,建立贷款质量监控制度和贷款风险预警体系;出现可能影响贷款安全的不利情形时,贷款人应对贷款风险进行重新评价并及时与借款人协商补充相应放贷条件和管理措施。
银监会称,加强贷后管理,主要针对有些商业银行重贷前、轻贷后的行为,要求商业银行进行动态监测,及早采取预警措施。
银监会表示,目前银行在传统管理贷款下短期适应较难,实行全流程贷款,对商业银行贷款效率、操作成本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与长期贷款质量提高,贷款损失减少来比,成本较小,有利于提高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