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中国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0年10月11日 双击滚屏
      从10月1日起,上海市开始实施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延迟年龄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这似可视为中国城市应对老龄化问题的一种举措。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在发布的《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中透露,2011年以后的30年里,中国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到2050年,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

  面对“未富先老”社会难题

  日本《追求》双周刊近日称,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个步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将面临着“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等诸多问题。

  北京市老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从1990年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据预测,到2020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350万人,到2050年,将上升到650万;上海社科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预测,上海市老龄化高峰将出现在21世纪30年代,将在500万以上;天津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仅次于北京、上海,据预测,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73万,2030年达到330万。

  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数据预测,2010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12%,2011年以后的30年里,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年均增长16.55%,204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将达28%左右。

  “人口红利”带来挑战与机遇

  中国社科院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人口红利”制造了中国奇迹。最近30年来,中国依靠全球首屈一指的廉价劳动力大军,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26.8%。报告还显示,中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时代转变。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养老保险司副司长张建明坦言,中国“人口红利”10年后进入“关窗期”。我国大中城市将面临着老年人口数量剧增、年轻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抚养率比例增加、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等一系列问题,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人口红利在中国发展作用中的日趋消失,有关专家则认为这也可能为中国提供一个实现更平衡和更持久增长的契机。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傅勇认为,老龄化迫使我们建立一个更加合理的、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从现收现付养老保障制度向完全个人积累制度过渡。为了支撑这个过渡,需要把农村转移劳动力纳入新的保障体系,提高当前保障基金的缴费水平,这无疑为政策变迁提供了激励。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说,人口红利终究是要消失的,现在最发达的国家已经没有我们所讨论的人口红利。人口红利的消失其实是好事,经济增长的源泉不应仅依靠人口红利。

  全面统筹应对人口老龄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近日表示,中国政府高度关注老龄化问题,并且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障老年人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各种权益。在养老保险方面,快速推进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同时,在全国推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为农业人口提供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今年将继续扩大试点的范围。

  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为目标,加快推进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目前我国已有28个省份建立省级统筹制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也颁布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

  我国积极倡导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化、社会化、多层次的老龄产业和老龄服务业的发展模式。鼓励和引导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共同发展,逐步形成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力量兴办,企业或机构按市场化的要求自主管理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据南开大学的李建民教授预测,目前我国老年人的消费总需求约为1万亿元,2050年左右,我国老龄市场的消费需求将达到5万亿元。

  为了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政府正在制定养老保险法、医疗保险法、社会救济法、家庭赡养法、社会服务法、老人住宅法和老年人福利法等专项涉老法律、法规。提高退休年龄,以降低老年人口赡养率、减轻养老金发放压力的思路,最近也被一些人提出。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学者“跑部钱进”妨碍学术“跑步前进”
下一篇:户口不及土地有诱惑力 广东农民工淡看积分入户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政策法规]2010年1-7月份全国关停小火电机组表
[发改委]杜鹰同志出席生态补偿立法与流域生态补
[发改委]上海降低宽带上网资费 
[技术创新]电子书市场群雄逐鹿 产业意见出台规制“
[技术创新]英国加大技术创新投资 未来4年投2亿建创
[技术创新]专家解读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 或进驻女性
[技术创新]中国首枚自主研发税控加油机控制芯片研
[创业指南]年薪40万!单位伸“橄榄枝”引来6000名
[创业指南]调查:74.4%的人期待将师德列入教师绩效
[财经新闻]李旭利离职内幕:据称证监会被提请深查
[财经新闻]银行13年后重返证交所债市 或为小QFII、
[财经新闻]安邦沁阳私制假保单316份 多省分支机构
[财经新闻]上市公司三季报大摆乌龙 多家公司克隆去
[财经新闻]丰田金融贿赂案听证会争论或难触行业潜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