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之语
视者看也。那么,对于横空出世的两江新区,我们应该看什么?
看新区本身,我们可以体会国家决策的战略考量。看政策优惠,我们可以发现兴业创富的机会所在。看历史演革,我们可以梳理城市发展的进程脉络。看浦东滨海,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生活的幸福时光。
本月18日,在重庆直辖十三周年之际,全市人民翘首以盼的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我国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重点新区花落重庆。
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重庆两江新区的批复》,两江新区是中国第三个、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碚区三个行政区部分区域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两路寸滩内陆保税港区,规划面积1200平方公里,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550平方公里。
身兼两江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的市长黄奇帆说,两江新区获准设立,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时期区域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央要求“把设立两江新区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积极探索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在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充分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重庆发展寄予厚望,在全国改革开放大局中,重庆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
在18日召开的两江新区挂牌成立大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薄熙来说,改革开放前30年,国家实施了3个大的开发开放战略。上世纪80年代开发深圳,90年代开发浦东,进入新世纪又开发了天津滨海新区,先后掀起了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次开发开放高潮。今天,在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二个10年的时候,又批准重庆设立两江新区,确立了第4个国家开发开放战略。
薄熙来说,深圳、浦东、滨海都在我们国家的开放史上创造了非常辉煌的成就。到2020年,两江新区经济总量将超过6000亿,对全市经济的贡献超过1/4,工业产值将超过1万亿,相当于10年再造一个重庆,这将改写重庆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位置。
薄熙来说,前30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体现在沿海,发展的路子都是外向型。但现在以外需为导向的发展模式正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经济的重心也将逐步由主要依赖外需转向以内需为主导。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建设重庆两江新区的战略决策,正是科学发展的生动体现。
薄熙来说,重庆地处中西结合部,是中国大陆版图的几何中心,承东启西、连通南北。国务院批准重庆设立两江新区,是深谋远虑的大智慧,是推动转型的大战略。中西部大市场催生了两江新区,两江新区的开发开放又必将有力地拉动中西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