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中消协:警惕批量复制的假专家
【字体: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0年12月03日 双击滚屏
    新华网北京12月2日电(记者常志鹏)多位天南地北的“专家”,共同提出一种“观点”,即中医治疗中老年慢性病必须“六虚同治”,具体的药物则是“二十五味长春方”。但奇怪的是,这些“专家”除了名字不同外,事迹相同、用药也相同。众多“专家”推荐“万能”药为哪般?

    被复制的“专家”

    中国消费者协会12月1日公布信息显示,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发现个别经营者利用我国地域辽阔,消费信息有地域交流差异,很少有人专门核实比对的情况,在医药领域批量复制“专家”,然后在不同的城市行医卖同一种药。

    中消协举出的例证有:一位名叫姚文东的“六虚同治”创始“专家”,在某报的广告中被称为出生于吉林的一个中医世家,随父亲自学中医到30岁,后来又到北京中医院担任中药医师;在另一家报纸的广告中,名叫姚文东的“专家”却出生于一个新闻世家,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提出了用“六虚同治疗法”治疗中老年慢性病的观点。而在另一则广告中,一位名为丁玉球的“专家”又成了上述观点的提出者。

    而在湖北省武汉市某报纸上刊登的标题为《80岁前不显老》的广告文章,介绍了一位名叫鲁南的“专家”的生平事迹;到了河南省洛阳市的一家报纸刊登的广告文章标题改为《80岁前不衰老》,全文基本是一字不差,主角却换成了一位名叫宋莉霞的“专家”。在辽宁省一家报纸上刊登的介绍一位名叫孙应泉的“专家”行医经历的广告文章,其内容和湖北省一家媒体上刊登的介绍一位名叫苏同生的“专家”的行医经历大同小异。

    因为是批量复制的“专家”,在这些广告中,大多未明确说明“专家”的工作单位。有一家标出了“专家”是北京中医院的退休医师,但经核实,北京中医院在职以及退休职工中,并没有这名“专家”。

    被推荐的“万能”药

    然而调查显示,经营者复制多位“专家”只是为了推出同一种药。如前面提到的用“六虚同治疗法”治疗中老年慢性病的广告,最后落脚点却都是推荐“二十五味长春方,即长春宝丸”,宣传这种药可有效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中老年慢性病。此外,广告中还称,该药配合少量西药,对心脏病、风湿骨痛、肾虚等疾病都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而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这种药仅是“补益气血,调和阴阳,滋肝肾,健脾胃,强筋骨。用于中老年人身体虚弱,肝肾亏损所致的精神疲乏,头晕目眩,腰腿酸软,眼花耳鸣,健忘失眠,心悸,气短,浮肿,夜多小便等症,也可作为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病人的辅助治疗药”。

    据中消协消费指导部负责人张德志介绍,这种“二十五味长春方”虽为正规药品,但作为辅助用药,其宣传与以往的宣传不同,如要求患者暂时不要停用主治药品,这样就在短期内未必严重干扰患者的正常治疗,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但其实质还是暗示其治疗效果,达到卖出药、多卖药的目的。又如其广告中称“高血压的患者,使用‘二十五味长春方’加少量的降压药,仅仅两味药,一个月即可实现稳压的理想效果”;“糖尿病的患者,前3个月用‘二十五味长春方’搭配降糖药,半年后停服西药,不仅血糖平稳,而且所有的并发症都得到有效控制”。

     消费者如何应对

    面对复杂的医药市场,消费者如何科学对待诸如这种由多位“专家”推出的辅助药物呢?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要相信正规医院和公认的医学观点的可靠性,不要相信有什么“万能”理论和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特别是不要贸然停用常规治疗的药物。

    其次,核实有关“专家”身份的真实性,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初步查询,对于那些网上介绍较少、对职业经历遮遮掩掩的专家要格外小心。另外,通常情况下,假“专家”参加真医院活动的可能性不大。对于标出单位的“专家”,如果出场率为零,那就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假的了。

    再次,对于药品的功能,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网站上查询。正规药品都有批准文号,按批准文号查询直接、准确。消费者通过药品名也可以做初步的查询判断。

    就有关假“专家”难以鉴别的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还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建立完善的执业医师信息库,接受公开查询,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中国气象局局长回应“不报下雨只报概率”质疑
下一篇:江苏专题研讨:反腐倡廉教育如何克服“老套路”
点击排行
[重要通知]关于2010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发改委]国务院医改办公室负责人就鼓励引导社会
[政策法规]“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目录
[时政要闻]国外一些政党近年来怎样应对执政难题
[时政要闻]揭秘深圳民间吸金乱象:捞一把就玩蒸发
[时政要闻]]“弱势心态”蔓延莫忘真正的弱势群体
[时政要闻]政策解读:十大试点探索教育体制改革“深
[时政要闻]盘点江苏睢宁县权改革:财产公示等政策
[时政要闻]壹基金身份尴尬的背后:成立公募基金会
[时政要闻]66名中央到地方交流任职干部陆续到任 1
[时政要闻]中央党校教授称国企应变卖部分资产补充
[时政要闻]国资委:对“小金库”自查自纠走过场的
[时政要闻]四川甘孜州道孚县发生一起草原火灾22人
[时政要闻]电影贺岁档 观众能大笑几场
[时政要闻]日外相缘何顶着“嘲讽”视察日俄争议岛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