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胡锦涛总书记27日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讲话时说,“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而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从“体面劳动”到“活得有尊严” 胡锦涛温家宝的讲话释放了什么信号?

4月27日,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饶爱民 摄
胡锦涛在劳模表彰大会上提“体面劳动”
胡锦涛:增加劳动者报酬 让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要切实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不断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要切实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就业帮扶、生活救助、医疗互助、法律援助等帮扶制度,着重解决困难劳动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广大劳动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使他们不断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详细

3月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温家宝四论“尊严”
温家宝四论“让人民有尊严地生活”
“尊严”这个字眼首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人们心底激起强烈的情感波澜。事实上,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温家宝总理三提“尊严”,从2月12日在春节团拜会上讲话到2月27日接受新华网专访,再到3月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的“尊严论”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究竟什么是“有尊严”的生活,如何才能让百姓活得有尊严?这一话题不仅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亦成为近期中国舆论的焦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