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省西安市浐霸区水务局原局长杨某因涉嫌利用职务之便帮他人达成工程协议受审。据悉,经这名局长同意,王某、陈某相继拿到数个水利工程项目,并先后送给杨某34万元现金。
近年来,严惩工程建设领域腐败一直是反腐工作的一个重点,然而,因插手工程项目而落马的官员依然频频出现。一边是严厉打击,一边是顶风作案,让人不得不发问,其中原因何在?有工程建设领域业内人士告诉《法制日报》记者,所有的工程都需要打点官员,因为“想拿到工程施工权,上面点不点头至关重要”。
□讲述
报销发票成索贿新形式
讲述人:李先生,北京市某中型建筑公司职员,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山水文园
现在要想搞建筑工程,一般都需要通过招投标。但是招投标这种形式,看似公平,其实并不公平,招投标的过程也存在人为操纵的痕迹。从工程开始招标,到中间的过程和最后的验收,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打点,这部分费用叫业务费。
目前有一种人专门充当工程招标方面的说客。有的公司、企业为了能够中标,从外面雇一些人去参与投标,由他们给发包方的负责人送礼、送钱,这些费用都是由想承接项目的公司来出。这些被雇的人一般都有一些背景和社会关系,如与发包方的人有关系,可以说得上话。他们会与发包方联系,并告诉公司应该怎么做。把这些做到了,发包方就会将工程的标底透露给公司。这样一来,按照发包方的标底做预算,最后肯定会中标。所以说,这些招投标其实也是走形式。
拿下工程后,公司会给那些被雇的“中间人”一些钱,一般是工程款的百分之一左右,这是根据工程的规模来决定的。当然,也要相应的再给发包人打点一下,表示感谢。
雇人联系发包方的好处在于,一旦招标方的负责人被查出有接受钱财等行为,最后受到处罚的也只是这些负责人和公司雇的人,公司会被免予处罚。因为公司和雇用的人没有什么书面约定,即使这些人说出公司的行为,公司一般也没事。
工程项目开工后,发包方会建立该工程项目部,比如工程部、水电部等等。承建项目的公司还要与这些部门的负责人一一碰头,有的也要先“意思”一下,让人家以后多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