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向“企业化”转型 中国黑帮渗透政治与经济领域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中国官方媒体指出,近十年来黑帮犯罪愈演愈烈,表面上看是黑帮老大和保护伞十恶不赦,但究其根本是整个社会病了。

  新华社下属的《国际先驱导报》昨天报道说,1949中共建政后,旧中国的黑帮逐渐消失,却在改革开放后死灰复燃,并在最近十年愈演愈烈。上世纪90年代,黑帮主要还是砍手、砍脚这些直接的暴力犯罪,可到了2000年以后,黑帮正向公司化、企业化转变,以暴力为投资获取原始积累,然后向经济和政治领域渗透。

两轮打黑越打越黑

  报道引述学者观点说,2000年和2006年,中国掀起两轮打黑专项斗争,但却“越打越黑”,主要原因是黑恶势力“保护伞”在不断壮大。在社会转轨过程中,地方政府一方面支配应由市场支配的资源,导致寻租空间加大,一方面又在监管层面严重缺位,黑社会的卷入也就成为必然。中国打黑除恶注定要打持久战。

  在第一轮打黑中,沈阳市人大代表、沈阳嘉阳集团董事长刘涌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伤害罪等多项罪名,终审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尽管刘涌购买了大量枪支弹药和藏刀,先后酿成血案30多起,但还是一路绿灯地迅速暴力致富,成为“著名私营企业家”。刘涌的保护伞包括:沈阳市副市长马向东、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焦玫瑰、沈阳市和平区劳动局副局长高明贤等等。

  在这次重庆打黑风暴中,已经查出200多个司法干部深陷涉黑案件,其中有10多个厅级、副厅级官员。华东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邱格屏认为,“这并不是个别官员思想素质差导致的结果,也不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升级的表现,而是腐败转型的又一标志。它预示着反腐道路将更艰难。”

  如果不是政府披露打黑战果,日常生活中,很少有人知道中国黑社会的真面目,中国人对于黑社会的记忆,大多来自香港电影里的古惑仔形象,或是民国时期上海的青红帮。1949年后,国家对社会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经济关系简单,社会结构单一,黑社会并没有太多生存的土壤。

  但1978年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黑社会便随之相伴而生。中国犯罪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康树华认为,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有组织犯罪已经扩展到中国大陆的每个省。在一些省,有组织犯罪已经吞没了所有的城市以及乡村的市镇。”

长期研究中国有组织犯罪的纽约城市大学政治系教授夏明认为,在转轨过程中,不少地方政府依然在一定程度上行使着本应由市场行使的职能:对土地、能源等物资的支配权,对项目、执照的审批权,优惠政策的倾斜实施权等等,这些使得“经济寻租”大量存在并异常活跃。

  “往往权力插足的地方就可以给地方经济带来活力,这就成为包括黑社会在内的各种利益团体想方设法接近政府权力、渗透政府权力的动力,从而推动了钱权勾结、官黑勾结局面的产生。”夏明说。

学者:是政策的失误

  夏明认为黑恶实力壮大也是官方政策的失误,例如在贷款分配过程中,政府对国有企业比较偏爱,而对私有企业贷款不足,在社会福利领域,农村缺乏社会福利,而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覆盖面非常薄弱。“大规模的底层社会非常容易成为犯罪的受害阶层,同时也极容易受到有组织犯罪的诱惑,欲将之作为社会爬升的阶梯。”

  报道引述海外政情分析人士说,黑社会对于中国的挑战,绝非仅仅体现在社会治安领域。如何防止弱势群体被迫转向黑恶势力求取生存,这涉及财富分配、贫富差距悬殊的深层社会课题;如何避免黑社会与商业力量结合,涉及如何完善经商环境和法制。最为重要的是,如何避免官黑勾结、黑白合污、政府要员成为黑社会的保护伞甚至代理人,最终失去人民的信任,则攸关中国当局打击腐败的根本大业。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联合早报 责任编辑:
上一篇:数千学生一涌而下 8人被踩死
下一篇:广东拟采用积分制解决 农民工居留与子女入学问题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重要通知]省经委关于开展2009年青海省银河培训的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创业指南]能救你的只是你自己的奋斗
[创业指南]人生道路上应该学会的另一课
[创业故事]名人创业者传奇故事:第一个100万
[创业故事]坎坷人生 一个26岁创业者的故事
[创业故事]47岁时才起步创业的亿万富翁
[技术创新]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工作交流会在汕头召
[技术创新]我自主开发“流化床甲醇制丙烯工业技术
[技术创新]基础司参加走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调研
[经济动态]中国成世界最大轨道交通市场 巨大商机海
[经济动态]机构1.59亿抢筹大唐电信动机成谜 超级散
[经济动态]大股东力挺 兴业银行融资180亿元闯关成
[经济动态]为何物价负增居民仍感到生活费上涨
[经济动态]多方逐利“旧改” 深圳新规执行难 
[经济动态]“免费杀毒”艰难穿插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