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本开店全凭他人资助
有本钱赚钱,不稀奇;无本钱偏能发大财,这好比没有学问而能教书,那就是“艺术”了。“艺术”的魅力通常会让人如痴如醉。
县广电局楼下有一家饭店生意很红火。每当张淑云从那儿经过时,总是艳羡不已。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得知饭店是一名叫张鹏的开发商投资的,而张鹏平日里也有求于王文利。张淑云果断来到张鹏的办公室,主动介绍自己的身份并表明希望承租该饭店。张鹏虽然万分舍不得,但是担心得罪了副县长夫人,还是答应了。
张淑云承租该饭店后,饭店生意延续了以往的红火。王文利一开始很注意自身形象,从不过问该饭店的生意,也不去消费,就连本单位的招待也放在其他地方。但是当他看到自家账上日进斗金时,便开始积极为饭店拉拢客源。一些本单位的招待和他人的宴请都一律带到饭店消费。一批开发商、建筑商纷至沓来,成为张淑云饭店的座上宾。
有一次,王文利安排所分管的各部门负责人到该饭店就餐,其中一名部门负责人要了一包香烟,打开后发现烟已经变质发霉,便发火要喊老板理论,同桌的人暗暗扯他衣服让他别吱声,并悄声告诉他该店背景,该负责人一听,不由出了身冷汗。
从商过程中,一名叫刘聪展的开发商进入了张淑云的视野。刘聪展与张淑云原是同事,关系不错。深谙世道的他早就打起了张淑云的主意。2001年,刘聪展成立了一家规模不大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始频繁与张淑云接触,在张淑云经营的场所一掷千金,由此博得了张淑云的好感。
时机成熟后,经张淑云介绍,刘聪展和王文利结识并成为朋友。在随后的多宗土地征购中,通过王文利出面协调,刘聪展得以顺利购置地块。
结识王文利后,刘聪展真可谓是抱到了一条“大腿”,很快便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老板成为一名房产大亨。张淑云见状,觉得自己是刘聪展的“福星”,刘聪展在需要帮忙或逢年过节对其“孝敬”是理所应当的。但她并不仅仅满足于此,而是开始主动向刘聪展要钱。刘聪展成了张淑云的个人银行,随要随取。
2003年,刘聪展得到王文利的帮忙更改一个建筑规划后,提出送两间门面房和一块别墅空地作为回报。张淑云欣然和刘聪展签订了合同。事也凑巧,当时该县县委书记正被司法机关查办,社会上有对张不利的传闻。慑于法威,张淑云撕毁了合同。到嘴的肥肉岂能这么丢了?2005年,张淑云告诉王文利,他们住的老县委常委宿舍楼以12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刘聪展,刘聪展已支付了房款。但事隔不久,张淑云又告诉王文利,房子不打算过户给刘聪展了,并说:“刘绝对不会向我们要的。”她还找到刘聪展,让他支付了饭店的10万元租金。就这样,2001年以来,张淑云先后以各种手段从刘聪展处拿了100余万元,一部分直接揣进了自己的腰包,一部分投在经营实体中,算是两人合伙。
与此同时,张淑云的生意也越做越大,陆续开办了超市、万盛园饭店、洗浴中心、洁心制衣厂、水云天大酒店、足疗中心等经营实体。随着受贿次数的增多,张淑云的胆量也逐渐豪壮了起来,开始明目张胆地要求开发商给予一些好处:如超市货架款是张淑云要求开发商刘某支付的;洗浴中心租金10万元和购置制衣厂设备20万元是开发商朱某垫付的;足疗店开张,张淑云要求刘某投资3万元,卢某投资3万元,吕某投资2万元……所有的资金,张淑云既无分红,也无退还打算。
2001年,张淑云的超市因经营不善关门,她强行将滞销货物分摊给几家开发商,并如数收回了货款。洗浴中心开张后,她以入股为名,邀请几名开发商投资入股,并印制了一批洗浴卡,兜售给众开发商,浴场开了半年,又因经营不善关门,开发商的钱自然打了水漂。
以出国为名免费兑美金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话不无道理。王文利耳濡目染张淑云的种种敛财手段,也逐渐变得贪婪起来。
2002年初,江苏省人事厅、外经贸厅组织各市相关人员参加美国的人才招聘洽谈会,县委决定让时任常务副县长的王文利参加。得知这一消息后,王文利夫妇又打起了“小九九”。
张淑云对刘聪展说:“你在外面认识的人多,你大哥要出国了,能不能帮忙兑点美元?”刘聪展二话没说,拿出2.5万元人民币,请银行的朋友兑换了3000元美金,并亲手交给了张淑云。张淑云欣然笑纳,对支付兑换金一事绝口不提。
在妻子的影响下,王文利也喜欢拿“出国”说事。开发商卢孔林,曾在俄罗斯经商数年,积攒了一些资金到该县投资。一天,他意外接到了王文利的电话:“县里安排我去美国考察,你有没有美元可以兑换一些?”想到项目开发正处于关键时期,卢孔林受宠若惊连忙答应。当晚,卢孔林来到王文利家,临走时,拿出装有1万元美金的信封交给了王文利。王文利客套一番后收下,没有提及兑换一事。卢孔林当然心知肚明:这钱出去了,咋能要回来?之后,卢孔林开发项目得到了王文利的“垂青”。
2005年5月,张淑云买了开发商黄骏四间临街门面准备开酒店。付完10万元定金后,张淑云被黄骏催着支付首付。张淑云破例让从不掌经济大权的王文利“给个主意”。在张淑云多次催促下,王文利再一次想到了卢孔林,又以借钱为名从卢孔林处拿了10万元人民币。当办案人员问及此事时,王文利还佯装羞愧地说:“唉,这笔钱我忘了还,怪不得卢孔林现在对我没有以前热情了。”
亲戚求办事也要拔毛
张淑云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只要她参与的,都要狠赚上一笔。检察官在办案过程中,对张淑云的贪得无厌印象深刻。
张淑云曾经抱养了一个女孩,一直由姐姐张淑琴代为抚养。张淑琴抚养孩子一直到成年,付出了许多辛劳。后来,张淑云的儿子婚后生了一个女孩,重男轻女的她让姐姐张淑琴将孙女带到南京代为抚养。对这样的姐姐,张淑云还要从其身上“赚一笔”。
张淑琴儿子和张淑云儿子同在南京买房,两家一同装修,装修由张淑云找人负责。竣工后,包工头向张淑云汇报两家装修一共花了10余万元。张淑云听后,故意加重语气追问了一句:“怎么这么少?”精明的包工头马上改口又多说了1.5万元。对亲姐妹尚且如此,张淑云之贪可见一斑。
张淑云的娘家侄儿方体忠在某乡镇工作,媳妇带着女儿在县城生活,女儿身体也一直不好,方体忠想调回县城工作,但愿望一直没有实现。由此,方体忠想到了姑奶张淑云,多次请其跟王文利“说说”。一次张淑云告诉方体忠:“你姑爹已跟局领导打过招呼了,领导对你印象不错,有机会一定会考虑你的。”为了尽快进城,方体忠塞给了张淑云一张5万元的存单。张淑云回家后将此事告诉王文利,王文利只淡淡地回了一句:“那收着呗。”
王文利的妹妹幼年体质不佳,王家父母便和邻居高家商量,按照当地“冲喜”的习俗,将身体健康的高家女儿过继给王家图个吉利。因王文利排行老二,高某便称王文利为“二哥”。2007年,高某儿子即将大学毕业,她央求“二哥”帮忙找工作。张淑云知道王文利答应后很是不满,令其先将其侄女张某安排后再帮高某。多日听不到回音的高某带着私下积攒的5万元钱找到王文利,想“请二哥帮忙活动活动”。
收下5万元之后,王文利了解到某单位需要高某儿子所学专业的人员,便请人事局将高某儿子所学专业纳入当年申报计划。此后的工作自然不需王文利操心,高某儿子被该单位录用。为答谢王文利,高某又奉上5万元。而高某儿子的月薪仅千余元。
据检察机关指控,王文利于1996年至2009年2月,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伙同其妻张淑云,接受他人请托,为他人谋利,共同受贿人民币44.7万余元,美金1万元,单独受贿人民币72.3万元,美金0.3万元。
2010年8月20日,王文利被连云港市中级法院依法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张淑云也因犯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