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学发展与转型升级·第二届中国国际服务外包合作大会——中国经济50人论坛(南京)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来自中国经济50人论坛的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4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与会代表就国际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形势及科学发展与经济转型升级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认为,此次金融危机不同于以往,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形势尤其美国的经济结构有可能发生大的变化,去杠杆化或伴随着去全球化,将迫使中国经济结构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
老产业继续下滑启示:老路走不通
在当前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也发生了一些困难,增长率增幅下滑,但是服务外包却逆势而上,这个成绩是了不起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和十七大做了一个很重要的战略性决定,就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执行起来不是那么容易,所以在当前危机发生以后,有些地方对产业转型和产业提升存在一种怀疑的态度,认为老的增长方式比如重化工业就能够把产值带起来。那么我们从各地的情况看,从今年前几个月的情况来看,事实上证明了转型的决策还是正确的,老的产业没有多少提升和转型的产业继续下滑,而有了提升的和转型的,有更高的附加值的产业表现都比较好,甚至是跟大趋势相反,服务外包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这件事情启发我们,走老路是不行的。
增长模式转型的主要途径大体上是这么四个:第一个就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第二个,就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第三个就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含量高;第四就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整个国民经济。中国的明显的比较优势,就是劳动力素质好、成本低,我们的比较优势也是发展的,特别是人力这个优势,随着教育、训练的提高,人力比较优势是不断提高的,中国受过高等教育的技术人才,数量是世界第一,我们还有相当大数量的初级劳动者,但是同时也有世界规模最大的技术人员队伍,这个比较优势是巨大的。
所以我们从服务外包这个起点来看,一个是服务外包本身要尽可能提升,从接受个别服务的外包,到加入它的生产流程,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另外一个,就是可以把产业提升到新领域去,整个苏南地区的制造业应该是很强的,但是最近几年苏南有一些城市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对研发和品牌及售后服务等方面作了提升,比如把研发中心引进来等。在这次抵御金融危机上,就已经明显地发挥了效能。
即使三、五年以后,我们的服务外包能够做到三、五千亿,那也不过是我们GDP的1%、2%,所以这个潜力很大。最近我们研究了一些产业创新,发现我们政府钱用了不少,但是好像用不到点子上,不但没有起帮助的作用,反倒是阻碍了产业的发展。因此政府要认真研究应该怎样做,全社会共同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
危机后世界经济将进入新产业支持的新的长周期
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影响,可以说是基本见底。但是触底了,有没有反弹?我认为我们可以率先触底,但不可能率先反弹,原因是世界金融危机还存在着不确定因素,还没有触底。但是我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判断,就是如果没有新的问题暴露,世界性的危机今年年底可能会触底,我上个星期和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也进行了一些讨论,他们的基本判断是现在美国的经济可能还有不确定因素,但是就看下半年,如果没有新的问题出现,新的银行倒闭等,今年年底可以触底,因此在这么一个背景下面,我们需要寻求一个后危机阶段的对策,因为我们的危机总体来讲是短期的,发展是长期的,虽然世界危机还没有见底,但是我国已经基本见底,我们需要抓住回暖前的发展机遇,为新的增长周期打下坚实的基础。
抓住经济回暖以前的发展机遇,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要明确下一个增长周期能够支持我们经济长期增长的产业。一般说来,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基本上是50年一个周期,这个长周期,就涉及类似产业革命的技术革命。这次世界经济危机,我认为是50年周期的一个表现,我们看前一个50年,基本上是电子信息时代,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产生,到20世纪产生了互联网,支持了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也就是说前一增长周期是以电子信息和网络为代表的新经济,在进入21世纪以后,它对经济增长的支持率下降,于是产生了1998年的金融危机和去年的金融危机,这一次的金融危机产生在虚拟经济领域,实际上是在原有的经济下降的情况下,美国通过虚拟经济来维持增长,虚拟经济得不到实体经济的最终支持,就爆发了这场危机。危机过后,必然要产生具有新技术革命意义的技术,由此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我认为,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可能进入一个新的长周期,这一个长周期由哪些产业来支持?根据各方面的资料,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空间技术、环保技术的突破,是支持下一个增长周期的产业。这就告诉我们,现在我们的产业中心应该围绕哪些重点,美国的奥巴马政府这一次的刺激计划主要用在新能源和基础设施,扶持计划用在汽车业和房地产业,特别强调新能源的研究开发,把它称为绿色产业,所以在这么一个背景下面,我们的结构调整,应该关注现代产业体系的现代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