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送礼乃是人之常情,人人都会为收到一份贴心、精美的礼物而欣喜和感念。尤其对中国人而言,中国人尊崇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于是,见面要礼,临别要礼,办事要礼,行商要礼,感恩要礼,图报也要礼。然而,当下在物质潮流冲刷下,礼品的情感内涵、文化意味被稀释乃至变味。很多人用礼品价格衡量送礼心意,把高端礼品视为身份象征,在贵重程度的攀比中炫富斗富。应该如何保持传统礼仪之道,让礼品回归情意本位,让送礼变得清新亲切,我们是时候反思了!

礼品回收:坐收渔翁之利 商贩可日入万元
从礼品供应商到礼品分销商,再到送礼人、收礼人,只有收礼人对送礼人进行了价值回馈,整个礼品链条才能形成完整的闭环。从淘宝网到实体店,节日期间的礼品回收是一个热门行业。典当行、回收商从中坐收渔翁之利。 >>>详细
“雅贿”:古玩字画 暗钱汹涌
如果从礼品的价值而论,无论是真金白银、参茸虫草,还是名烟名酒、名表名包,令人震撼的程度似乎都无法与古玩字画相媲美,因为它们少则几万、十几万,多则数十万甚至百万、千万,更重要的是其中有惯常礼品所不具备的“风雅”和“别致”。 >>>详细
奢侈包围:中国奢侈品消费全球第一
报告显示,中国奢侈品市场占据全球份额的28%,已经成为全球占有率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家。中国式奢侈品热的背后是什么?对中国而言,登上奢侈品消费全球第一的位置是喜是忧? >>>详细

过度包装:包装垃圾年废弃价值4千亿元
近年来,过度包装现象越发普遍,涉及茶叶、名酒、保健品、化妆品等诸多产品。很多产品的包装用到了纸、木材、塑料、皮革、金属、丝绸、水晶等多种原料,里三层外三层,甚至还出现了纯银、纯金的包装。 >>>详细
送礼大堵车,“路演”的腐败
中秋节前一周,北京交通一直非常拥堵。进京车辆大幅增加是重要原因。有北京的哥称,北京每到过节前10天,交通都非常拥堵,主因是进京送礼请客的人太多。 >>>详细
教师节成“送礼节”:送也纠结收也纠结
在相关调查中,近七成家长表示“愿意送礼”。但是,老师们却心情复杂,“收与不收都很纠结”。一位教师在网络上发帖号召大家过“不收礼”的中秋,却引来不少网友回复:“别逗了。” 在“送礼”和“收礼”的纠结中,折射出耐人寻味的社会心态。 >>>详细

茅台:飞天茅台零售价破2000元大关
53度飞天茅台出厂价为619元/瓶,与终端售价突破2000元/瓶之间存在超过300%的利润。或许在中国,国酒茅台早已超越了其本质属性,而是变成了极具象征意义的“超级礼品酒”。总之,对于送礼人和收礼人来说,重要的不是“味儿”,而是“范儿”。 >>>详细
冬虫夏草:每公斤卖到30多万元
现在条数仅有1500条的虫草每公斤可卖到30多万元!”1月7日,在全国最大的虫草交易市场——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一位来自甘肃的商贩向记者晃动着手中一个看上去轻飘飘的黑色塑料袋说,“这里面的虫草足能买回一辆高档轿车!” >>>详细
“拉菲”:成本10欧元售价8万元
拉菲虽然算得上是法国顶级葡萄酒,但也仅仅是“之一”,远远算不得最好。但是,香港富人对它的钟爱很快传到了中国内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政商界最上层的圈子中已经开始流行喝拉菲,毕竟茅台、五粮液再贵重,也终究是土产,喝拉菲就显得国际范儿了。 >>>详细
名牌钢笔:价格高达数千美元
在世界许多地方,对于商界管理人士而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已让昂贵的钢笔成为过时之物。但中国的专业人士们却越来越多地抢购它们,因为钢笔在中国的商界送礼文化中很有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