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3日,山西省副省长刘维佳在温庄与打井的工人聊天。本报记者 褚朝新 摄
最近,领导干部下基层活动,在广东、山西、江苏、贵州、重庆、湖北、江西等省、市、区不约而同地大规模组织实施。其中,多个省、市、区的省级主要领导直接来到农户家,拒绝层层陪同,同吃同住同劳动,挨家挨户问民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今年上半年,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群众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背景下,多省主要领导密集“下乡住村”更加耐人寻味。
近日,广东出台专门文件,健全领导干部挂点联系基层制度,规定省直各部门、各地级以上市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重点联系一个社区或村,每年至少到所联系的社区、村两次。工作时间,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要坚守基层第一线。
省领导带上被褥悄悄住村
山西省副省长刘维佳的“下乡住村笔记”,近日在《人民日报》摘登,展示了省级领导住村生活的生动场景,引来阵阵热议。其实,近来“下乡住村”的省级领导还有不少。
5月30日,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轻车简从,谢绝市县领导陪同,直接来到武乡县蟠龙镇砖壁村。一进村,袁纯清径直走进房东李克斌家,并要求:在这里吃住,一不要添麻烦,二不要超标准。3天时间里,袁纯清先后深入十几户农民家中走访交谈,分别召开5个座谈会了解情况、研究问题。
6月15日上午,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只带秘书和省委办公厅一位负责同志,不让市县领导陪同,直接驱车来到沈高村,住进了房东刁友生家。在沈高村的5天4夜时间里,罗志军先后走访了农户、老村干部、老党员,开座谈会,还花半天时间参加农业生产。
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等也于今年上半年轻车简从下乡蹲点。
早在今年1月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召开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就提出,从今年开始,省领导带头,下基层进行专项调研时,做到“三不”:不准层层陪同、不作事先安排、不用记者随访报道;各级领导干部也要采取体验式、私访式、寻亲式和私谈式等各种方式开展调研。
多省干部下乡,动辄几万人
南方日报记者发现,虽然不同省份的主要领导下乡住村,但在下基层时却有不少共同点:
一是所蹲的点,都是不太富裕甚至很穷的地方。山西省主要领导大多前往大山深处的困难农户家,江苏省主要领导“蹲点”选择的是薄弱村,湖北省主要领导则偏爱去革命老区。二是吃住在农家。三是挨家挨户地走访,尽量不搞座谈会的形式,走进家里聊天,双方都没有顾虑。四是拒绝层层陪同,调研者带上一两个工作人员,由村支部书记当向导,在村里或田间地头随意走走,边走边聊边思考,听到的都是鲜活的农民语言。
在主要领导的示范下,多省各级领导干部都加入“下乡住村”大潮。如湖北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7万余名干部奔赴全省26018个行政村、1062万个农户家里。重庆市南岸区还出台“硬性规定”:所有机关干部每年下乡种地的时间,累计起来大概在1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