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今天是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全新改版 服务电话:0971-6164238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网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政务中心 新闻中心 商务频道 创业辅导 人才招聘 会员服务
今日天气: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中小企业青海网 >>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 正文
 
青年就业目标趋于多元 53.5%公众认为没必要扎堆大城市
【字体: 点击数: 双击滚屏
    2009年,“蚁族”跃入公众视野。他们是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庞大群体——“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他们虽然聚居在大城市,但不是热闹繁华的市区,而是房租便宜的城乡接合部。

    为什么这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非要扎堆大城市?在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中国,难道只有待在大城市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对全国31个省(区、市)18854名公众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超半数人(53.5%)认为,年轻人没必要非得扎堆大城市。不过,也有39.7%的人坚持认为,“只有在大城市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受访者中,“80后”占60.0%,“70后”占25.0%。

    “在长春找对象都是我挑别人,在北京我怎么就成剩女了”

    在北京的一所政府培训机构实习大半年后,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研究生王静静,更坚定了自己的求职目标——去中小城市。“不少同学觉得只要留在北京有个户口,工资低一点没关系,但我不这样想。大城市有很多简单的工作本科生都能做,招聘单位非要研究生学历,太浪费了。”

    王静静如今手握好几份来自中小城市单位的录用通知。这些单位都很看重她的名校背景。“这让我感觉,去中小城市更能发挥自己的优势。”王静静说,扎堆大城市的人才很多,即使有了工作,也难有出头之日,“而且大城市人多、交通堵,不如去苏杭等宜居城市。”

    青年更愿意在什么地方发展?调查中,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虽然依旧是首选(43.2%),但有28.2%的人表示青睐厦门、青岛等风景秀美的宜居城市;25.6%的人选择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区域内二线城市;19.5%的人选择省会城市;18.8%的人愿意回自己的家乡。

    同时,还有24.5%的人愿意去“中小城市”,8.4%的人看好唐山等新兴城市,5.3%的人选择“农村地区”。

    在北京工作了一年后,小秦越来越懊悔当初的一意孤行。小秦大学毕业后原本在长春市一所重点中学做英语老师。由于厌烦了按部就班的生活,再看到很多同学都扎根在繁华的大都市,她有些不服,执意跳到北京工作。现在,小秦的月薪虽然比在长春时高出1000多元,但每个月的租房、伙食、交通等开销,却花掉了工资的一大半,“买房,更是做梦了,贷款都还不起”。最让她感到失落的是,“在长春找对象都是我挑别人,在北京我怎么就成剩女了?”

    那些放弃在大城市生活的人,理由有哪些呢?调查发现,61.6%的人认为“大城市房价太高”;54.6%的人认为,大城市的生活成本高;52.6%的人表示,大城市竞争激烈,压力大大。此外还有:大城市空气质量不好(45.9%);交通拥堵浪费时间(41.0%);人才扎堆严重(38.8%)等。

    在大城市的朋友对他很是羡慕,“说我3年里做了他们10年的事”

    因为“不想到了40岁仍在为一套房子奋斗”,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李建桥放弃了进入国家部委下属事业单位工作的机会,前往江苏昆山。如今,工作3年的李建桥觉得当初的决定“很明智”,“在经济发达的小城市,工资可能是北京的两倍,但房价只有北京的四分之一。我到昆山第一年就买了房,明年房贷就还清了。”

    但房子并不是吸引李建桥去昆山的首因。今年,李建桥通过了昆山市的考核,成为昆山唯一一名赴日本友好城市挂职锻炼的国际交流员。“如果在北京、上海,这么好的机会轮得上我吗?”如今,李建桥已结婚生子,有车有房,在大城市的朋友对他很是羡慕,“说我3年里做了他们10年的事”。

    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李佩翰认为,大城市有很多优秀人才已经在自己的职位上干了很多年,扎下根了。大学毕业生和他们相比,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在大城市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如果去中小城市就业,会是当地素质比较高的人群,能有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小地方”的吸引力何在?调查中,公众给出的排序依次为:更有人情味(28.4%)、有更高的生活质量(25.3%)、有更大的施展空间(21.1%)、工作更稳定(21.1%)、国家推动区域平衡的各种鼓励政策(12.1%)等。

    同时,30.3%的公众表示,选“小地方”的人是理性的,逆向选择更会有所成就。

    转变年轻人扎堆大城市的观念,需要社会资源向“小地方”倾斜

    本次民调显示,尽管53.3%的人认为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同样能实现自身价值,但同时也有52.2%的人希望在大城市打拼。调查中,62.2%的公众选择大城市的原因是“就业、创业机会多”,52.9%的人表示“职业发展前景更好”,49.9%的人认为“赚钱多”,40.5%的人表示“教育、医疗条件好”,38.6%的人认为在大城市的业余生活更丰富。

    “大城市像一个华丽的梦,我当初就是太虚荣了。”近来的热播电视剧《蜗居》,让小秦深有感触,“大城市有明珠塔、游乐场,可你最多只能饱饱眼福;大城市有富丽堂皇的香格里拉,可是你连买个房子都困难;大城市有宝马奔驰,可是你只能挤公交地铁。”

    调查显示,23.0%的人认为,想在大城市生活,是“虚荣心作祟”;15.9%的人去大城市生活,是出于“父母的期许”。

    “我妈当时对我一个北大硕士到小城市工作,特别不理解。”李建桥说,父母希望孩子有出息是人之常情,“去大城市才有好前途”也是社会上的普遍认识,但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李建桥的妈妈到昆山住过一段时间,当她看到孩子的幸福生活后很是感叹:“你如果在北京工作,让我去我都不去,怕给你添负担。”

    李建桥告诉记者,如今从昆山到上海市中心,坐动车只要18分钟。2011年京沪高铁通车后,昆山作为其中一站,到上海可能连10分钟都不到。他可以很方便地去上海购物、旅游。

    李佩翰认为,“小地方”虽然和大城市存在不小的差距,但这正是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施展才华的好机会。“现在的大城市也是以前的人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的,年轻人同样可以把小地方建设得更好。”

    她建议,大学生如果不是特别在意前期的工作地点,可以先到中小城市赚到第一桶金,再回到大城市,“坚持一毕业就留在大城市并不是最佳选择”。

    调查还显示,45.8%的人认为,转变年轻人扎堆大城市的观念,还需要政策和社会资源向“小地方”倾斜。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
上一篇:法律修改已启动 严惩酒驾不搞“一阵风”
下一篇:2009,网民语文最流行词
点击排行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人才现状分析及对策
[重要通知]关于做好2009年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管理咨询]中小企业管理问题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
[中国银行]金融服务产品介绍――存款
[政策法规]青海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银行]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简介
[农村信用合作社]青海省农村信用社简介
[国家开发银行]中小企业贷款流程及申请贷款所需资料
[政策法规]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重要通知]关于参加“2008国际经济合作大会暨中外
[青海银行]青海银行简介
[管理咨询]中国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六大隐患------
[重要通知]省经委关于开展2009年青海省银河培训的
[政策文件]小企业六项机制
最新更新
[政策法规]关于加强车辆购置税档案管理有关问题的
[政策法规]关于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有关问题的通
[国税局]全国税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创业故事]学子周华在澳大利亚的创业传奇 
[技术创新]中国造扫除机器人“地宝”价格优势胜日
[技术创新]上海造总性能全球第四的65米射电天文望
[技术创新]长途话费新规明日起实施 手机打长途一费
[财经新闻]半年隐瞒四起矿难 潞安环能深陷“瞒报门
[财经新闻]民企收购智利铁矿:1.2亿吨矿石供应量是
[财经新闻]中亚天然气元月抵京 中石油再获大单天然
[财经新闻]国务院鼓励外资投资高新产业 
[财经新闻]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对中国产钢格栅板征
[财经新闻]我国发布“反洗钱战略” 彩票纳入反洗钱
[财经新闻]“美国十大金融丑闻”出炉 
关于我们 | 网站简介 | 网站声明 | 建站服务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网警110 12321垃圾信息中心举报中心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指导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
主管单位:青海省经济委员会中小企业发展局
承办单位:西宁市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
青ICP备05000331号
中国中小企业青海信息网
©2008 www.smeqh.gov.cn